寻找文本细读关键点

更新时间:2024-02-12 点赞:3780 浏览:1283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字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运用能力。由此,文本的细读就显得格外重要。搞好文本细读要在探讨教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学生,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让学生琅琅书声,静静深思;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会细细品读文本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关键点
1009-010X(2012)08-0031-02
语文文本细读就是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领悟语言魅力,掌握运用文字的能力。文本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重大,哪些是文本细读中的关键点?在教学实践中又该如何操作和把握呢?
关键点一:灵活把握阅读要素
通常说来,阅读要素包括阅读内容、阅读者、阅读策略与途径等等。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时,这些要素既要考虑全面,又要注意选取那些最有效的策略。

(一)钻研教法,更要钻研文本与学生

在阅读教学历程中,往往有着三种文本解读策略,即教师文本解读、学生文本解读和教师引导学生文本解读。很显然,我们需要的是第三种文本解读策略。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常常以自我文本解读代替学生文本解读,将自我文本解读原原本本地传授给学生,而忽略学生的内在需要和进展实际。教师的文本解读是建立在教师个体认知水平和主观需要基础上的,与学生的实际肯定有差别,由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时,一定要以学生的需要出发,去掉那些贪高、求全、程式化的成分,以适应学生的进展需要。比如处理教材,照本宣科式的导读,其价值肯定不高,我们应该善于剪裁课文,不必或不应拘泥于课文固有的程序,可中心开花,也可“后发制人”,还可“一字生辉”等等,让教材为我所用,为学生进展所用。

(二)课堂需要琅琅书声,也需要静静深思

古人创造的天人合一的读书境界便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那琅琅的读书声,具有一种动人的美感,它可以穿透风雨,甚或穿透言语本身,形成一种精神的召唤。所以有人说,真正的朗读是什么?是眼睛与心灵合二为

一、是对语言文字的直接触摸。

但事实上,仅有朗读是不够的。文本提供的信息除了字面显示的之外,常常还有更深层的信息,这些隐含的潜在信息需要读者去发现、去。而学生由于受到心智水平、认知经验的限制,在发现、历程中还会遇到许多的疑难和困惑,尤其是当文本所表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与学生的“阅读期待”不一致或相矛盾时,其疑难和困惑就更为突出,成为阅读理解的障碍,必须对此来一番浅析、推理和探究。浅析、推理和探究需要思维之花静静的绽放,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深思时间。
关键点二:多途径调动学生主动性
在阅读教学价值的主客体联系中,教师导读的客体属性是学生主体需要的价值对象,而学生主体的需要则体现为对教师导读客体属性的价值认识。学生的需要如果同教师的教学相分离,则这种教学是无价值的;同样,教师的教学如果不能获得学生的认同与接纳,那么这种教学也是无作用的。由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怎么调动呢?
教师要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下功夫、花力气。所谓能力,包括阅读的基本技能(读的技艺、思的方式)、阅读的内化因素(感知、顿悟和深究),还包括积极深思的习惯、主动求知的和深入探究的意识等等。由于学生阅读水平的差别和课文难易程度的不同,学生每学习一篇课文,在阅读理解方面总会遇到一些疑难不足。教师要训练每一个学生都“跳一跳摘到果子”。
(一)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尽量自己弄懂弄通,要善于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尤其是审美经验,产生联想和想象,感悟文本内涵。
(二)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处理策略,因材施教,在最需要引导时加以引导,在最需要点拨处进行点拨,在最困惑的不足上解难答疑,以激活学生内在动因,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研读效果。
(三)不要急于给出现成答案,要善于进行恰到好处的提示,引发学生积极思维,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享受到顿悟的喜悦。如读《白杨》这篇意境深邃的散文时,可分四步引导学生:第一步,以“形”思“神”,即由白杨的形状及其生长环境,想到白杨的品格;第二步,以物思人,即让学生把白杨的品格和爸爸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举动联系起来,体察人物的高大形象;第三步,以景思情,即由景物的描写体味课文中人物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第四步,由文思义,即让学生把握人与物之间的联系,领悟文本意蕴,掌握借物喻人的构思艺术。这样既理清了文本的思维流程,又让学生学会了通过想象深入文本,与作者、与文中人物对话、交流的策略。“入境始与亲”,教师的责任就是要这样巧于疏导学生研读,进入文本,入情入境,把握作品旨趣,培养学生悟性、灵性,激发其创造力。
关键点三:关注文本细节的品读
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细细咀嚼语言,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发现文本字词句段、标点修辞上的亮点,甚至是你觉得有些废话或者口罗嗦的地方也不要轻易放过,应该去细细品味作者的用意何在。

(一)抓住关键词,品味典型细节

语感的创造只有在言语主体反复不断的感觉实践中才有可能。语文教学要达到创造语感的目的,就必须创造学生言语实践的机会,既要重视积累,又要重视运用。情境性填词、情境性造句等都是非常好的策略。
比如王崧舟老师在对《慈母情深》一文的细读中,他注意到了这段话:“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在这段话中出现了三次,有些老师或许只注意到这是排比句,但王老师却非常敏锐地捕捉到了不同寻常之处,因为按照一般的表达方式,“我的母亲”应该放在句首更符合常理。作者应该这么写:“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或者作者干脆更简洁些,可以这么写:“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但是作者为什么要用排比和倒装呢?王老师帮我们解开了谜底,原来这是作者有意为之的如一组慢镜头一样的描写,读着这样的语句,脑中会产生一幅幅慢镜头般的画面,母亲的苍老、疲惫、辛酸也呼之欲出,使人感到特别的心酸。

(二)寻找空白处,开发灵性思维

任何一个文本,都不会把所有的意思都表达得面面俱到,写出来的往往只是表达的一部分。有时可能出于遗漏,有时可能是作者故意留一丝缝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教学时要引领学生寻找文本的缝隙,然后通过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加以填补。文本细读不应该有标准答案,只是一个待启发待补充与交流的开放性的文学性平台。有时候需要热烈的争辩来充实其留白空间,有时候需要静静的冥想才能感受其丰富内涵。
语文本应该姓“语”,语文课一定要重视语言文字的教学和训练。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是学习语文的根本任务,也是学习语文的基本目的。要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务必切实加强语言教学。指导学生阅读每一篇课文,一要领会关键性的词语;二要揣摩限制性的成分;三要理解警策性的句子。如果能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文本会变得更加丰富,而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将变得更加有作用。
文本细读,需要一种全新的精神,需要一种全新的气度,需要一种全新的关怀,需要一种全新的环境。这需要创造,也需要断裂;需要反思,也需要转型。反思是痛苦的,但痛苦的前头是再生;转型是艰难的,但艰难的后面是转机。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