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新形势下农村生物教学

更新时间:2024-01-14 点赞:4459 浏览:1405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一轮课程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的实施,给农村初中的生物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这次课改中缩小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发挥农村初中的优胜,实现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跨越式进展,把新课改精神与农村初中的实际结合起来,搞好农村初中的生物教学,笔者结合实际以以生为本,关注生命价值,加强探究性学习,充分挖掘生物课程资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等四个方面做了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以人为本;探究性学习;第二课堂
新课程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的全面实施个农村初中的生物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进展空间,同时也给农村生物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需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对策和策略教学论文去支撑。而广大农村初中由于交通不便利,信息滞后,思想保守,师资力量相对较弱,硬件实施不完善等诸多不利条件所限制,使新课改在农村推行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农村初中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又有农、林、牧等与生物密切相关的产业,这些都是生物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使得农村初中生物教学具有独特的魄力。笔者长期工作于农村教学第一线,以事生物教学。新课改实施以来。笔者结合农村初中的实际情况,刻苦钻研教法,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探讨教学规律。现就如何搞好新课改理念下的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简谈如下:
1.以生为本,关注生命价值,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学生全面进展
生物学是探讨生命运动的科学,通过生物教学,我们应该使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生命,尊重生命。现实中漠视生命、践踏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以清华大学生刘海洋“伤熊”事件到云南大学生马家爵谋害同窗好友,以放纵自己到事件的不断多,诸多不尊重生命,漠视生命的事件,不得不引起我们教育者的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难道不应该放弃应试教育,让教育回归到他们本来的面目吗?教育,特别是生物教育更应该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教育,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学生的全面进展。
2.加强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是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之一。尽管农村初中没有完善的仪器设备、用具和实验材料,但我们可以利用农村动植物资源丰富的特点,就地取材,在教学中,我们把实验分成两类来处理:必修实验和选修实验,对于必修实验,对于必修实验能用本地简单实验代替的,就做代替实验,无法代替的必修实验,按学期依次分别配置,这样即达到了实验的目的,又不会给学校增添过大的经济压力,对于选修实验,我往往结合本地情况适当选做,在实验中,我们即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又强调制约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变量,设计对照,量的检测,数据的整理,浅析即表达方式。在实验过程中,我注重创设情景,让学生置疑,以而实施探究式教育,让教育回归本位,还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理由,实验操作,调查收集,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讨活动,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进展。让学生体验科学家探讨的快乐,以而培养学生的探讨精神和革新能力。
3.充分挖掘生物生物学科中的思想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1 充分利用学科内容,帮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思想。通过讲授学科知识,使学生明白生命并不神秘,生命无非是物质的一种运动形式罢了,以而破除封建迷信,让学生初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2 通过生物进化、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一切生命的进化史都要遵循“物竞天则,适者存活”这个永恒的道理,人类也难逃其律。在讲课时,我们要适时的教育学生,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让他们明白,只有进展才会有出路,才可能免遭淘汰,才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样,对外,我们的国家必须参加到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对内我们的祖国也要不断的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自我革新,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繁荣昌盛。通过这样的思想教育既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忧虑意识,也增强了同学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3 通过生物教育,使学生理解和谐思想,自然界,生命,生命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辨证统一的,任何一个生物体都是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人类也是如此。
3.4 通过生物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任何生物的存活与进展都离不开周围的环境,任何生物在其存活和进展过程中总要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没有适宜的存活环境,恐龙的悲剧可能会在人类的身上以演,通过讲授这些内容,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会油然而生。
4.认真抓好实践活动为基础的第二课堂,积极开展STS教育
农村初中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我们可以制作动植物标本,观察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历程、饲养小动物、组织学生踏青、到田间地头实习参观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课外知识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习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生物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河南教育》2006年7、8期
收稿日期:2012-05-19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