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更新时间:2024-03-20 点赞:6038 浏览:1925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写作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并付诸语言文字呈现的一次能动活动。完成这些活动需要以积极的审美态度感知外在自然、社会、艺术,并物化以形式。因此,写作实质是审美形成、物化的过程,也因之,审美与写作有质的契合。审美教育已成为培养学生全面进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语文教学中也承担着培养学生具有审美观的任务。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学与审美有着必定的联系,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作文教学过程必须贯彻审美,审美也通过作文教学得以实现。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非常重要,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

一、审美感知、审美想象能力的培养

感知是一种超感性知觉,也可以说是一种发现美,包含着认识、理解的因素。感知是审美的出发点,理解是审美认识性因素,其、载体或展现形态则是想象。审美情感则是想象的动力,审美想象是审美的关键,它使感知超出自身,向审美理解进展,而审美理解则渗透在感知、想象、情感中。任何想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无论想象多么新奇、独特,其内容都来源于客观现实,都是人脑对已储存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学生的作文就是对已感知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产物。学生要教学论文写出立意新颖的文章,就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对于体现美和创造美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许多学生缺乏想象力,常被实物所束缚,不会想象,结果造成作文水平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低。究其理由,就是没有展开丰富的想象。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用审美手段引导学生进入各种艺术的境界中。比如要求学生写一篇散文,把散文的美体现、创造出来。教师在给学生讲清楚散文的特点及其写作特点后,就要让学生认识、感受到散文的美,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进入散文所描写的境界,这样才能写出一篇感情丰富、创意新颖的文章。

二、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

审美创造是审美的最高境界,最终是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创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培养他们用高于现实美的眼光来创造作文的艺术之美。作为艺术的美,是经过提炼、加工的现实美,即使写真人真事,也应当进行一番提炼、加工和概括。如《白杨礼赞》、《小橘灯》及鲁迅的《拿来主义》、《文学和出汗》等,这类文章写社会背景用了曲笔,或歌颂或鞭挞的对象,作者不指名道姓,而作品也更具有概括作用。

三、作新能力的培养

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与归宿也在于创造——以语言为媒介自由地传达审美体验。写作实质上是书面语言表达的综合性的创造性活动,也是最具难度的审美创造过程。所谓革新,就是要打破常规,具有独创性。革新要敢于求异,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大胆进行新的尝试。但不是要求学生写人所不知的事、人所不懂的道理,而是要在平常事中写出自己的独到看法和见解。怎样革新呢?那就要对事物多观察、多深思,对常见的事物、道理换个角度浅析、换个位置深思。比如写父亲的文章很多,朱自清则写出了与众不同的《背影》。再如,杨朔的《荔枝蜜》由不喜欢蜂蜜起笔,后因“吃蜂蜜而动情,因蜜蜂的事迹而心颤”,最后写出“自己愿做一只小硕士论文蜜蜂”。《卜算子?咏梅》中的“咏梅”和陆游咏梅词中的“咏梅”,他们都是“咏梅”,但笔下的“梅”,是不怕狂风暴雪,昂然向上,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一种梅,而陆游笔下的“梅”是独处偏僻、寂寞,饱受磨难,非常消极的一种梅。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深思,指导学生在相同的事物中找出不同的因素,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去观察,大胆想象,这样立意才新颖,才能写出更好的作文。

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精美的语言,文章中精美的语言,就好像一首动听的歌、一支优美的舞蹈,让人心旷神怡。在作文教学中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的器在作文中就是语言。作文就是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如何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准确精美的语言呢?首先注意积累。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并且在阅读中将精美的语言记录下来,每天拿出来读几遍,背出来,以此培养自己的语感和表达能力。其次是仿写。对积累下来的精美语言进行仿写,就是在原文结构的基础上改动或增加一些词语或句子,使其表达意思有所不同。比如:“人们都爱莲花,爱她的亭亭玉立,爱她的不蔓不枝,爱她的香飘四野。”仿写成:“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风和日丽,爱她的花红柳绿,爱她的雨润万物。”这样日积月累,就逐渐掌握运用和表达语言的技艺。
审美强化了作文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前提,它贯穿其始终,也是作文教学的目的与归宿。审美能力的提高不仅使作文教学顺利进行,而且保证了其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写作能力真正得到了提高。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