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背后超级扭曲“超级中学”背后是扭曲政绩观

更新时间:2024-01-31 点赞:7706 浏览:249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网民,的“超级中学”现象,正是资源配置的反面教材。代表委员,这些垄断城市省份最优秀的教师和学生、以追求升学率为、隐藏着利益垄断的“超级中学”,一旦“扎堆”出现,将加剧教育资源分配失衡现象,造成事实上的教育不公。
师生人数赶超大学
近年来,“超级中学”现象在我国越来越,特点是在校师生人数不断增加,有的规模以万计,积聚了当地和周边地区一流的师生资源,瓜分著名高校自主招生名额,学生常年大比例考入一流高校。网友总结超级中学的特点是:人数以万计,垄断尖子生,比拼升学率。
以在校师生人数上看,我国“超级中学”正在赶超大学。河南省实验中学本校和分校师生人数已经接近1万人;正在崛起的县级“超级中学”,比如河南省夏邑县高级中学师生人数超过1万人,河南省淮阳中学分校师生人数已经超过2万人。
“超级中学”在当地全省范围内用诱人条件吸引最优秀的教师和学生。郑州市外国语中学曾经用“解决住房和配偶工作”等条件,吸引优秀教师,在河南省范围内巧设名目,组织比赛,趁机选拔学生。为了防止郑州市外国语中学“抢走”尖子生,郑州市所辖县、市中招考试后,公布考生成绩和排名,只发录取通知书。
高考升学率是“超级中学”的金字招牌。以陕西省2009年至2010年考入北大清华的人数为例,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占全省的比例为39.6%和36.1%;西安高新中学为22.5%、26.1%。2010年这两所“超级中学”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占陕西省的62.2%。2010年,北大清华在陕西省自主招生名额的98.9%、保送名额的9

7.3%,被西安的五所“超级中学”垄断。

折射扭曲的政绩观
在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实图景下,“超级中学”理所当然地要追求高升学率。,高薪招聘优秀教师,免除费用、物质奖励到各地“掐尖”优秀学生,然后高升学率、推荐保送生等招牌,建立分校扩大招生规模,对其他学生收取高额择校费……“超级中学”办学方式的背后是扭曲的政绩观和利益链。
网友“手中有杆木头”说,“羊毛出在羊身上”,“超级中学”给优秀教师的待遇,给尖子生的奖励,都要以其他学生的择校费中找回来。“超级中学”把教育变成了生意。
全国政协委员、(海南)革新进展探讨院院长迟福林,地方政府是“超级中学”现象的始作俑者,地方领导以辖区内拥有“超级中学”为荣。有的教育行政部门给中学校长下达升学率指标,完不成指标就一票否决了。“超级中学”现象根子不在学校,在政府。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银川糖徕回族中学教师吕新萍说,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经费,为“超级中学”现象却很,理由是教育经费缺乏监管,地方喜欢搞“花架子”,要求学校合并组合成“超级中学”给政府撑面子。
迟福林说,“超级中学”正在变身为“超级企业”,不断在城市建分校、建连锁学校,成立国际部,扩大招生规模,目的难道是想让更多的学生公平地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吗!,目的是挣钱,是收取高额的择校费。“超级中学”一年的择校费已经超过大学四年的学费了。
虚膘待减虚火待消
大量“超级中学”的出现,导致一流大学生源正在被“超级中学”垄断,高校中农村学生的比例不断下降。农村学生依靠高考跳出农村的机会降低。那么,“超级中学”有必要遍地开花?如何抑制地方依靠行政手段组建“超级中学”的冲动?
有代表说,历史上自然形成的“超级中学”,对于教学论述、人才培养方式等的革新。,现在由政府行政命令捏成的“超级中学”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过度,加大了农村与城市的断裂。以前,农村学生的勤奋来争取上大学的机会,在强烈希望转变命运的激励下,的勤奋远非城市学生可比。,师资力量、信息资源、教学设施对于成绩的影响越来越大,单纯依靠勤奋转变命运的机会不断减少。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泰安民族中学副校长宋文新说,保障地区中学教育经费,规定不少,落实的不多。“超级中学”规模过大的安全隐患、卫生隐患,媒体报道过,地方政府官员也都知道,转变的动力。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