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演唱,真情乃演唱灵魂之所系

更新时间:2024-04-18 点赞:28432 浏览:13105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
艺术歌曲《望乡词》了“情”字,“情”是对家乡故土的思恋之情、对祖国的痴爱之情望故土而归之悲情。,《望乡词》的演唱演唱者动真情,真情乃演唱灵魂之所系。唱出真情,歌曲的立意与寓意,不断地实践与学习,汲取众多名家的演唱长处,提高演唱技术,的艺术体现力。
词:望乡词共鸣审美取向
陆在易是我国乐坛知名的作曲家,他为于右任老先生的诗《望大陆》(又名《国殇》)所谱写的艺术歌曲《望乡词》一经问世,便以其血泪涌注、字字悲,优美苍劲、声声切的真情宣泄震撼了无数演唱者与观众的心灵。陆在易的音乐作品一向以情感、内涵深刻著称,并被称为“音乐诗人”。那么,如何演唱《望乡词》才能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呢?

一、深入诗人悲壮的人生及《望大陆》深刻的立意与寓意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出生于陕西三原,原名伯循,字诱人,后以“诱人”的谐音“右任”为名,晚年自号为“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系同盟会成员,为推翻满清封建统治建立民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时,积极倡导国共两党合作,兴办教育、兴修水利,是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等近现代著名高等学府的创办人,是一位对祖国深挚之爱的知识分子。
1949年,于右任随国民党流落台湾,以此与留在大陆的结发妻子和儿子天各一方。晚年,于右任非常渴望回归祖国大陆,终如愿,在台湾遗憾谢世。离世,他曾在日记中写道:“我百年,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山要高者,树要大者,时时望大陆。我之故乡是大陆。”不久,于右任在苦盼归故土的心境下,创作了感情真挚、苍凉悲壮的诗歌《望大陆》。诗中,其怀乡思国之情溢于言表,深藏着刻骨铭心的身世之痛,更是传达了老人临终前盼祖国统一的深挚爱国之情,是一首深深触及炎黄子孙灵魂深处的绝笔诗。
《望大陆》共有三节,全诗给人悲怆深沉、爱国情挚的苍凉之美。
诗的节,起句“葬我于高山之上兮”直白而深沉地表达了诗人身后安葬的意愿,其目的“望我大陆”。“大陆”前加“我”字,了诗人台湾、大陆是一家的观念,诗人虽身在台湾,但“我大陆”一词却传达出强烈的爱国情,即使人不在世了,“灵魂”也要去“望”,一份多么执著的苦恋之情啊。“大陆见兮”,诗人的“灵魂”即便在台湾最高的山顶上,也望不到诗人魂牵梦绕的祖国大陆。诗中深沉地表达了在残酷的事实面前,他的无能为力及无可奈何,“痛哭”。怎样深重的遗憾。
节,“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是诗人身后安葬于高山之上的另目的,即望见故乡。已暮年的诗人,无时不思念家乡的结发妻子、儿子及故乡的一草一木。“故乡见兮” 体现了游子客死他乡的无限悲哀。
“思乡”这一主题在古典诗歌中并不少见,但于佑任诗中“思乡”的意蕴大大超越了前人的内涵。诗中直言“我之故乡是大陆”,点明了祖国占据了他整个的心灵,祖国的统一是诗人一生中牵挂的最大的事情。
节,“天苍苍,野茫茫”是诗人借用北朝民歌《敕勒川》“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典型的西北大草原的景色,诗人对西北老家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故乡念念不忘的纯朴感情。“山之上,国有殇”,这句虽六字,但诗境的寓意却非常深刻而。“殇”字在古代有两种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一为“无主之鬼之为殇”(见《小尔雅》),即指归故里的灵魂;二是指死难者,“国殇”指为国牺牲者。诗人在这里借用了屈原《九歌·国殇》一词,自比为国死难者。于右任投身辛亥革命,将一生都献给了祖国,以“国殇”来自况,明确地表达出强烈的爱国心和深沉的悲憾。他悲憾于报国的壮志未酬而身先死,悲憾于个人的客死他乡,悲憾于祖国还未统一。面对个人遭遇与目前状况,他必定教育论文死不瞑目,而他个人的悲哀也正是的悲哀。
全诗虽短小,但诗中有景有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在残酷现实面前的无奈、悲哀、苍凉与孤寂。,诗人的悲壮人生来理解《望乡词》高远的立意与深刻的寓意,是演唱好《望乡词》的所在。

二、深刻地把握陆在易艺术歌曲的特点与风格

陆在易创作的音乐作品众多,尤以合唱歌曲与艺术歌曲的创作成就斐然,其艺术歌曲体现了对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和哲理层面的审视。是近年来,他的艺术歌曲作品的风格已完成了由充满青春浪漫气息向深沉悲剧意识的转型,而被音乐界称为“忧患诗人”音乐家。陆在易音乐创作风格的转型在艺术歌曲《望乡词》中体现得尤为显著,要演唱好《望乡词》这首歌,把握其音乐创作的风格特点是非常的。

1.内涵、色彩斑澜的“大爱”音乐主题

作曲家对音乐主题的选择的价值倾向,如有人喜爱选择爱情为主题、有人喜爱山水风情画式的主题、有人以颂歌为主题,等等。而陆在易对音乐主题的选择带有显著的传统人文印记,他的作品多以爱家、爱国的大爱情怀为主题,具有鲜明的特点与浓郁的生活气息,为当代观(听)众展示了一系列内涵、色彩斑澜,以“大爱”为主题的音乐作品,如《桥》(于之词)展现了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开放初期愉悦的心情及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憧憬;《盼》(佚名词)以深刻的音乐主题,在悲壮苍凉的歌声中激起对祖国统一、民族繁荣富强的强烈渴望;《家》以平实的音乐语言倾诉出游子对家、对祖国的无限眷恋……陆在易众多的艺术歌曲都体现了“大爱”的主题思想,,在演唱《望乡词》这首艺术歌曲时,紧紧地把握贯穿其音乐作品“大爱”这条主线。

2.对歌词选择的讲究

波兰音乐学家卓菲娅·丽莎在《音乐美学译著新编》中说道:“在读一篇散文,是读一首诗时,常常感受到它的音响价值即具有某种语义价值的口语旋律短句。”这说一首好的歌词必定会蕴含着的音乐逻辑,其韵母韵尾的发音、音节的划分、节奏的强弱声调的变化等都适合音乐的谱曲。所以优秀的作曲家对艺术歌曲的歌词的选择是十分严格与讲究的。既讲究歌词的音乐性,也讲究歌词的思想性、感人性和内涵性,以求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统一。一首优秀的歌词能让感知到诗人情感的宣泄、胸怀抱负的展露思想与智慧的闪现,更能大众的共鸣。相反,真情实感的歌词,既打动的心灵 ,连诗人也不会被感动。
陆在易对艺术歌曲的歌词的选择是十分讲究的。如《我爱这土地》的歌词选自诗人艾青的同名诗作;对北宋爱国诗人岳飞《满江红》诗作的音乐改编,等等,是对《望乡词》的选择,更是了陆在易对歌词的选择是十分严格和讲究的。
《望乡词》是爱国诗人于佑任的绝笔诗。诗中写道:“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见兮,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见兮,永忘。”反复咏唱的手法,传达了诗人真挚强烈的爱国情感,更是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与情感上的共鸣。“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借用了北朝民歌《敕勒歌》和屈原《国殇》里的诗句,状物生动,语意双关且寓意深邃。“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正是诗人在《望大陆》诗中表达出的对祖国大陆真挚强烈的情感和刻骨铭心的思念,深深打动了陆在易,激发了他的创作,这才有了艺术歌曲《望乡词》的诞生。

1

3.以音言情、以音写意、以音传神的音乐风格

“情”是艺术歌曲的灵魂,有了“情”才能更好地表意,才能更好地传神。陆在易是深深地知道这一点的,,在他的艺术歌曲创作中,他会调动艺术手段来体现歌曲的“情”,他严格地歌词的韵律走向选择最适合的旋律与之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音乐风格,在“情”的统领下,宣叙性与歌唱性、抒情性与戏剧性的有机。音乐风格革新进展了歌词的意蕴,也极大地深化了歌曲所表达的音乐。《望乡词》体现出了真情实感,是陆在易音乐风格的代表作。

三、演唱技术细节的处理和演唱技艺的完美发挥

演唱《望乡词》这首艺术歌曲,除了应对歌词作者的悲壮人生、诗词的意蕴、作曲家的音乐特点及风格有整体的把握,要演唱技术细节的把握。以廖昌永为代表的多位著名歌唱家的艺术实践,就如何更好地演唱《望乡词》这首艺术歌曲的揣陋之见,以期抛砖引玉之效。
,要把握好《望乡词》的感情基调和整体的节奏速度。《望乡词》开始的前奏,节奏是特慢的,这便于演唱者酝酿感情,当歌曲转为柔板时,演唱者要带着凝重感与沧桑感来演唱,在咬字上要讲究,要把字清晰地说唱出来,这开头的音区较低,观众就很难听清演唱的歌词。在歌曲乐谱中,上方有连线的音符要歌唱的连贯性,气息不要上漂,在乐谱有重音记号的地方,发音要果断坚决,渐渐地将听众带入《望乡词》的意境中去,让听众感受到歌唱者是在用心歌唱。
,在歌曲的处要演唱技艺的正常发挥。《望乡词》的在“天苍苍,野茫茫”开始之处,这时演唱者力要,要始终保持发音部位积极打开的,所发的每音都要准确无误地落在节奏的拍点上,要三连音的地方,节奏要准,还要处理好与渐弱记号的联系,以情带声,要唱得字字悲、声声切,把《望乡词》优美苍劲、沉郁悲壮的意境体现出来。
,正确运用哼鸣的演唱技艺。《望乡词》哼鸣,可先用假声唱,演唱时喉咙要打开,唇部要放松,由中低音区逐步过渡到用真声演唱,在过渡中要唱得有连贯性并有生气,要和伴奏合为一体,尽最大努力不要露出过渡的痕迹。哼鸣处了歌曲旋律的线条美,十分贴切地体现了诗人对大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哼鸣时,除正确运用歌唱技艺外,要感情的调动,“感动别人,要感动”,“感动”歌唱者全身心的,更歌唱者心灵的纯净与虔诚。
艺术歌曲《望乡词》体现的是传统的思乡主题,其了“情”字,“情”是对家乡故土的思恋之情、对祖国的痴爱之情望大陆而归之悲情。,《望乡词》的演唱演唱者动真情,真情乃演唱灵魂之所系。动真情,深入地诗人悲壮的人生、诗歌的立意与寓意,以多个层面诗人与作曲家的艺术风格与审美取向;动真情,以技术层面上做到尽善尽美,并经过不断地实践与学习,汲取众多名家的演唱长处,的艺术体现力。将“情”歌曲的灵魂,贯穿于《望乡词》歌曲演唱的始终。
文献:
卓菲娅·丽莎.卓菲娅·丽莎音乐美学译著新编[M].于润洋,译.北京: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白居易.与元九书[C].白居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王敏)

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