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和图像处理身份识别采集终真个探讨与实现

更新时间:2024-01-25 点赞:5785 浏览:1509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学生上课缺勤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学秩序,既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学校对在校生的安全管理。如何使用现代化的手段,实现学生定位、规范学校考勤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考勤具有特殊性:课间时间短,人数多,不能采用门禁考勤;一般的考勤策略中,不能解决代打卡现象;由于人数众多、数据库庞大等因素,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手段的效率不高。本课题研究的是一种针对学生考勤的有效解决方案。该方案可实现学生进出无需刷卡操纵,也不设置门禁,从而既不会出现学生排队刷卡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又有助于加强高校教学管理,具有较大的意义而且具有广阔的应用远景|教学论文范文|。学生定位考勤系统包括身份识别采集终端和上位机服务器软件两个部分组成。本文主要研究和先容的是身份识别采集终真个|教学论文范文|设计。实现方面,用915M远间隔RFID射频卡作为电子标签,识别间隔1~3m;采集终端主要由射频读写器、图像采集单元、信息处理单元和通讯单元组成。在每个教室的门口安装一个这样的采集终端,射频读写器可以读到每一个通过学生身上携带的电子标签,摄像头是顶装的,垂直向下拍摄,不会产生人像遮挡,识别正确,分析计算进出门人数。读写器识别的数目与图像处理后的结果对比,判定通过门口的学生身上是否携带多张卡片。考虑到学生群体数目众多的特殊性,不设置任何门禁,学生可以自由出入而实现考勤登记。每个终端通过RS-422通讯与上位机相连,实时发送考勤数据。理论分析和实践表明,射频识别与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方案,可有效判定和排除一人多卡、无卡等现象,有效防止学生代打卡考勤的出现。能够比较正确的定位学生当前在校园内的位置和统计学生上课出勤情况。【关键词】:射频识别RFID图像处理背景差分LPC2148
【论文提纲】:摘要6-7Abstract7-10第1章绪论10-161.1研究目的和意义10-111.2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1.3本文主要工作与贡献13-141.4本文组织结构14-16第2章相关理论和技术先容16-272.1RFID技术发展历史概述16-172.2RFID技术原理17-192.3射频卡的分类19-212.4射频卡的存储结构和读写流程21-222.5图像处理技术先容及其发展22-242.6图像处理算法24-262.7本章小结26-27第3章方案对比和讨论27-373.1系统要求分析27-283.2定位策略与选择28-313.2.1GPS定位28-293.2.2基于移动网络的定位技术293.2.3WIFI电子标签定位29-303.2.4RFID电子标签定位30-313.3生物识别技术的分类与选择31-333.3.1指纹识别31-323.3.2人脸识别323.3.3声音识别32-333.3.4其他识别技术333.4方案论述与系统结构33-363.5方案可行性分析363.6本章小结36-37第4章终端硬件设计37-494.1信息处理单元相关电路设计37-404.2射频读写器相关电路设计40-424.3图像处理相关电路设计42-444.4通讯电路设计44-454.5供电电路设计45-484.6本章小结48-49第5章终端程序设计49-595.1读卡流程49-525.2图像处理流程与算法52-575.2.1图像采集52-545.2.2图像预处理545.2.3背景差分54-555.2.4形态滤波55-565.2.5相邻帧差565.2.6背景更新56-575.3终端与上位机通讯57-585.4本章小结58-59第6章实验结果及分析59-60结论60-61参考文献61-64致谢64-65作者简介6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65-6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