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学对策

更新时间:2024-04-17 点赞:28491 浏览:13204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课标下教法的核心是“导”,教师应当在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导”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的“学”,使学天生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导”贯串于各个环节之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导学”对策,能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学风,培养学生可持续进展的能力和全面的语文素养。

一、降低对学生的要求

站在教师的角度去看不足,总觉得不足很简单,由于教师经过了专业的学习和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很多对教师而言简单的东西,对学生来说还似是而非。学生在感知的过程中,往往不善于利用自己所具有的知识储备,忽视知识的系统化。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做到降低对学生的要求,降低不足的难度,有时甚至需要“装糊涂”。教师的启发提问,需要切合学生的实际,那些对教师而言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甚至有些可笑的不足,更轻易让学生觉得有亲切感,学起来才有味。反之,内容讲得很深,自以为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实际教学效果并不好。一味抱怨学生不配合是分歧适的,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课堂上成了“哑巴课”?为什么有不少教师在教学中用那么多“是不是啊,对不对啊”来做提问?为什么学生惧怕上作文课?这都是由于教师习惯了居高临下地去灌输,“导”的过程出现了不足。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知识储备、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所以对一些过于难的不足,我们不妨作比较浅易的处理,进行合适的引导。例如,教《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实在,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具有很深刻的哲理,学生一下子难以理解。我们可以以浅处进行提问。教师:鲁迅先生所指的“路”,是地上的路吗?学生:是,也不是,这路还包含我们的人生之路,理想之路。教师:那么“路”和“希望”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学生:路是靠人走出来的,希望就是理想,理想是靠艰苦奋斗实现的。教师:那么鲁迅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学生:希望本是没有的,只要我们为之奋斗,坚持不懈,就有了希望。这样,一个深奥的不足轻易就解决了。

二、讲究提问的技艺教学论文

陶行知先生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导学过程中好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现归纳几种常见的导问技艺教学论文。

1.发散思维法

即激发学生以以多种角度去思索不足。例如,在教学《曹刿论战》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对鲁庄公作出自己的评价。经过讨论浅析,他们分别得出了“目光短浅、迷信神佛,但能体恤百姓”等看法。接着,教师问学生:“你以为长勺之战的胜利跟庄公有关吗?”在这一设问的激发下,他们分别又说出“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等看法。

2.逆向提问法

即以课文现成结论相反的角度提出不足。如《杨修之死》一文,课文把曹操写成胸怀狭窄,多疑奸诈的形象,这与《观沧海》中曹操的人物形象一致吗?怎样理解这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呢?学生的争论可谓热火朝天,教师捉住这个契机浅析历史上的曹操和小说中的曹操的区别。这样,学生不仅很好地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而且还了解了文学作品与历史真实的不同。

3.设疑推理法

对一些结尾蕴藉,耐人回味的文章,读完后,正当同学们遐想连绵之际,教师可顺势悬疑,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推想故事情节的进展和人物的命运。如在读完《我的叔叔于勒》后,教师可先这样设问:在船上假如于勒一下子认出了他们一家子,结局会怎样?假如菲利普夫妇见到穷困潦倒的于勒,便把他接回家,情节又会怎样?假如于勒发了财,回家不认哥哥一家,独自享受又会产生怎样的结局呢?请顺着这一思路,续写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再如,《孔乙己》一文:假如几个月后的一天孔乙己忽然又出现在咸亨酒店,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4.激趣解疑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假如对某件事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投入,学习也是这样。以新奇独特的不足调动学生的好奇之心,可以使他们积极主动地介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如在讲授《故乡》时,教师可提这样一个不足:“到底是谁埋的碗碟?”这个不足很新奇,学生的兴致很高。为了解开谜团,开始认真阅读课文,努力以字里行间找线索。教师同时又引学生对闰土、杨二嫂这两个人物的言行举止、性格品行、家庭遭遇等方面进行比较浅析,加深了学生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熟悉。

三、适时地点拨诱导

过分夸大教师的作用,会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违背了教学的规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对知识的感悟能力是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个条件,那就是教师勿忘点拨诱导,切合实际地引导学生学,发挥教师的引导和组织的作用,使课堂的主客体能够得以有机的协调和统一。
课文《斑羚飞渡》,故事情节对学生说来很简单,学生读完课文后就能将故事复述得头头是道。对于这样学生很熟悉觉得比较浅显的课文,教师在教学中假如没有一定的“诱导”的话,学生的理解只会停留在浅表的层面上,只能意识到老斑羚的做法是一种奉献精神,更有学生得出了“镰刀头羊有点傻”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有效地进行点拨和诱导。在教学中,我始终让学生围绕“是谁造成了斑羚飞渡的悲剧”这一话题,引导学生探究深层次的理由。教师:老斑羚为何“悲怆地轻咩了一声”?学生:为了让更年轻的生命获救,只能牺牲正当壮年的同类的生命,包括自己的。这是悲伤的叹息,是对人类错误做法的控诉。教师:彩虹在文章中三次出现,彩虹给人的感觉是什么?学生:色彩绚丽,很美,让人赏心悦目。教师:当镰刀头羊走向彩虹,“消失在一片灿烂中”,你有何感想?学生:体现了斑羚的集体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彩虹是美丽的,但镰刀头羊在彩虹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是悲壮的,把美丽的彩虹和残酷的现实做了鲜明的比较,给人一种悲壮的美;是人类的贪欲造成了斑羚的悲剧,应该关爱动物,关爱生命,人与社会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种种答案都能看到学生知识、思维、情感得到增加,探究兴趣与合作精神得到提高。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是活动的“主演”,而应该是“导演”,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变讲为导不仅仅是教学策略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科学教学观。教师的教如同向导一样,起着一种把握方向、引导路程的作用,这种作用才是真正作用上的“主导作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