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朗读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31 点赞:4725 浏览:1355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朗读,不但能使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是烦闷的课堂。
关键词:语文;朗读;教学;策略;个性
中图分类号:G62

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1-0096-01

随着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推进,在课堂上学生这一主体是否凸现出来显得十分重要。阅读教学中,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穷乐趣,使"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得到不断沉淀与升华,以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在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无论是全篇课文还是文本的某一个段落,均以读入手,以读为主来组织教学。教师以导读代讲代问,学生以读书代听代答,以读书促思促悟,通过正确到位的朗读来感悟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内容,感悟人物情感,感悟事物事理。
那怎样才能让学生想读、会读、读懂课文、读出感情呢?我想以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1、教师范读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由于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探讨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留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速度和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特别像《十里长街送总理》和《再见了,亲人!》这类感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感受文中的思想感情。假如教师在学生眼前朗读得平平淡淡,甚至结结巴巴,那就无法表达出全国人民在十里长街盼灵车,送总理的悲痛情景,以及人民永远怀念总理的无穷深情,更难感受到朝鲜人民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依依惜别之情,更难感受到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深情厚谊。由此可见,教师的范读对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影响力。教师经常带着感情的范读,不但可以顺利地引导学生"入境",而且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自自然然地受到熏陶,增强语感,提高朗读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朗读的练习时,教师应多留意给学生以科学指导和示范影响。

2.教给策略,指导朗读

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叶圣陶老先生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可见策略的重要量。《语文课程标准》在各学段目标中都指出:“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只有在一定策略指导下的朗读,才能达到这一要求,也只有教给了学生朗读策略,才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为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初读,再读和品读。
初读,读正确。要用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
再读,读流利。古人说的好:“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念口生。”读书,读书,贵在个“读”字。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品读,有感情。要咬文嚼字地品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情感,读出文章的轻重缓急和停顿。为此,要善于捉住文章重点段落进行练习。课文的重点段落,往往词语正确生动,句子含义深刻,很有意境,指导学生读好这些重点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真正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最后一个自然段课文,有“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任意破坏、毁掉”等重点句子,这就可以进行朗读练习并让学生对其中“闯进、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重点词语进行品读理解,再反复诵读句子。以这些句子中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侵略者的蛮横、贪婪,清政府的腐败、落后、无能,布满了对侵略者的愤恨,对清政府的悲叹。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受被激发起来了,激昂的情绪油然而生,朗读声传得很远,很远。

3.倡导个性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同时指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倡导朗读个性化,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坚持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心理学探讨表明:人们对同一件事的态度是不尽相同的,这取决于他们各自的性格、生活经历、心境、所处的时空、观察的角度等。因此,对同一篇作品,对同一个句子、同一个词语,人们的理解都是不会雷同的。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们的朗读感受也决不会雷同。
如在教学《趵突泉》一文时,对以下描写大泉眼的句子,学生的理解有很大不同:“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似乎永远不感受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气力!”特别是学生在朗读“冒,冒,冒”三个字时,语速、轻重、情感截然不同。有学生读时由轻到重,由快到慢,字字句句饱含深情。而有的学生朗读时却是三字连贯,一气呵成!他说:趵突泉布满青春活力,我觉得只有这样读,才能体现出它的巨大气力!"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朗读摆在教学的首位,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地读--自读、全班齐读、赛读、小组内合作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样化的朗读形式使学生动脑动口,在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升华。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朗读,不但能使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因此,我深深地感受到,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是烦闷的课堂,没有教学生读好课文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课,读必须贯串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