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绽放思维之花

更新时间:2024-03-04 点赞:5307 浏览:172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课程把语文的人文性放到了重要的位置,这就决定了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更要重视情感因素,用情感影响学生的行为,使之产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感情,以而激发学好语文的热情,自然地进入课文氛围。那么,如何才能来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呢?笔者以为应以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中国古代有“为情造文”之说。白居易以为“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莫始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新课程标准也决定了中学语文教材必须蕴含着多方面的情感因素,这情感因素是激起学生对“善良事物的钦佩和对邪恶势力的不可容忍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属于文学或准文学性质的课文约占70,以这些古今中外的优秀篇章中接受到健康、崇高的情感熏陶,固然有认知的成分,但以根本上说是属于审美的。即使是议论文中的逻辑、思辨的美也能让人明辨是非曲直,宣扬真理,批判谬误;诗歌中的韵律美、节奏美以及优美的意境,深邃的哲理,让人余音绕梁,回味悠长;散文中辞藻美、意趣美给人以精神享受;小说的人性美、人情美以及情节起伏跌宕的美,给人以心灵陶冶。常识性的课文中,作者以形象生动的笔调描绘科学异景、自然奥秘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而课本中大量的饱含情感的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感情培养的重要素材,也是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源泉。假如学习一篇干巴巴缺乏情感的文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情感体验,那么即使学习方式转变,也起不到任何作用。正由于如此,我们要利用好新编的语文教材,以教材中挖掘情感因素,使学生以中得到情感体验的欢快。如《繁星》《为你打开一扇门》使学生把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尽收眼帘,美的情感,美的形象,美的语言使学生着迷、沉醉;《往事依依》《幼时记趣》字字句句拨动学生的心弦,受到情感的感染,以而珍惜人生最可宝贵的金色年华;《斜塔上的实验》《叫三声夸克》使学生倾听科学家矢志探讨的心律和足音,品味那石破天惊的创造宣言和奇思妙想,领略到别样的情味与风光……

二、带着情感进入教材,挖掘教材情感资源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情感丰富的教师首先会受到感染。教师要把文章中负载的作者情感真切地传达给学生,就需要自身融入作者的嬉笑怒骂中,完全进入角色,将作者的爱憎化为自己的爱憎。所谓“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受到课文的启迪和熏陶,教师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教师感情投入,学生自然受到感染。一个没有,缺乏冲动的人是不适合当语文教师的。教师的以情,在教师情感的感染下使学生体验独特的情感,此时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态度、意愿都化为生命的,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新的美的境界。如教学莫怀戚的《散步》时,一家三代田野散步,和谐温馨,其乐融融;初春的田野生机勃勃,如身临其境,其美多多。读之,除使你感染,令你沉醉外,还会让你产生对生活的思索,谁会在读此文时不会联想到自己欢快的生活呢?这时就需要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沉醉在往事的回忆中。假如老师冷漠视之,一般的教授知识,学生怎会产生共鸣?

三、重视情景创设,激发情感共鸣

过去,我们对情感情景的创设比较忽视。以论述上讲,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对学习语文是至关重要的。不可设想,一个对语文情感冷漠、态度消极的学生可以学好语文(其他学科也是一样)。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被某些人视为“副产品”,既无针对性的培养,又无临场的激发。应该明确,情感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因素,由于语文文学,除了“达意”,还有“传情”的功能。在语文教材中大多是文质兼美的选文,课文里既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在感情的陶冶中,展开想象,启动思维,以中感受、感受、感悟、理解并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由感情驱动引发的情感共鸣而产生物我两忘、如痴如醉的境界,反过来深化知识的认知。这样,教师的情景创设,善于带领学生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产生情感“共振”的境界,才能让学生以一个平静的状态进入一个情感涌动的境界中,使整个课堂弥漫着一种积极的情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产生情感的共鸣。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课一开始,就满怀地说:“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想到春光明媚,绿满天下,鸟语花香,万象更新。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杜甫写春是‘两个黄鹂鸣翠柳’;王安石写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些短诗只能以一个或两个角度,选取两三个景物来描写春天。朱自清的散文,写春的内容很多。我们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他是怎样写春的。”这样的导语,学生能不如沐春风吗?能不产生情感的共鸣吗?

四、利用各种媒体手段,使学生情感受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学生的情感是易于激发的,一旦他们的认知活动伴随着情感,学习就会成为学生主动的进展过程,以而使他们对客观世界的熟悉更加丰富,更加深刻。而激发学生的情感,现代教育技术为此提供了多种途径。如幻灯、投影、音响设备以及电视、电影等。具有形象性、感染性,它能通过声、形、色为学生创造一种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强烈的求知。
孔子以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是艰辛的劳动,而一旦有了兴趣,便成为了愉快的事情。学生对此会体现出情绪激昂,孜孜以求,乐此不疲的心理状态。以而在一定的时间更快、更多、更好地获得知识。而各种媒体的使用,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是比较有效的策略之一。如探究《鸟》专题时,可以利用现有的光盘资料,展示一段有关鸟的情景画面。各种可爱的鸟在大自然中尽情游戏,使学生产生热爱自然的情感,由衷的想保护好野生动物的情感油然而生。但其中的一只鸟正翱翔在太空时,一支以草丛中伸了出来,对准在嬉戏的鸟,瞬时,鸟垂直而落。这时学生的心情可想而知了,这种画面比空洞的说教更加能感染学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根琴弦,每一篇文章都有某种情音,语文倘若“无情”,它就失去了语文的面貌,也就“丢掉了另一半的教育”。语文教学呼唤着情感,让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绽放思维之花吧!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奔牛低级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