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体验性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方式

更新时间:2024-02-29 点赞:12525 浏览:4915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体验性学习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语文学习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的个人体验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教师该如何去实施“体验”,进而让孩子通过实践获得熟悉,形成情感,产生感悟,并以此作为今后生命之旅的底蕴?
我以为关注的焦点仍应是课堂,仍应是教学过程本身。

(一)构建体验性教学的课堂方式

教师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树立课程的实践意识,在设计教学结构、教学活动时应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重视在学习实践中进行语文教学,在学习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在识字教学中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是很重要的教学内容,转变单一的教学策略,采用列表法、图像法、提问法、讨论法、媒体介入法等多样手段,引导学生体验和感知。例如:通过观看CAI课件,通过动手合作,让学生对所学的字进行组合、选择、淘汰,以而获得体验,培养了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体验。有机地创设体验学习情景、体验学习气氛和体验学习的契机,能使学生对认知活动产生兴趣,产生爱意,自主地介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去体验和感悟,能动地拥抱知识,熟悉知识,学习主体与知识学习活动融为一体。在主客体的交融体验学习中,知识融入了学生的生命之中,使学生尝试到每一次学习体验都是生命作用的升华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因而获得对学习汉字的持久兴趣。
给孩子一点空间,他会带给你一份惊喜;还给孩子一点自由,他会创造无穷奇迹;解放孩子们的思维,让他们走进识字的天空,自主识字,你所展望的将是一片明媚、灿烂的天空,而孩子们也会在识字中感受到欢快,体验到成功。
(2)、在游戏表演中体验
对于游戏、表演,小学生大多有一种体现欲和表演欲,可以借助游戏、表演这一活动方式让学生来体验和品味课文内容和内涵。在表演之前,就必须对课文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样才能演得逼真,才能将课文中的情、意传达出来,不仅使演出的人得到深刻的体验,而且末担当角色的同学也能获得较具体而形象的感知。例如:我在课堂上经常采用的游戏有“猜字卡”、“找朋友”、“编童谣”、“编字谜”等。著名语言学家安子介说过:“汉字是一个阿丽斯仙境,每一个拐弯抹角就是一段美丽的故事。”捉住汉字的构造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再创造,让孩子“编字谜”,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生字“相”时,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就给“相”字编了个字谜:两mù读音同,可是字不同,左mù长得高,右mù看得远,两mù合一起,你说是什么?
瞧,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了动手,在游戏中熟悉了生字,在游戏中展示了自我,在游戏中学习了合作,而且以中感受到了识字的欢快,体验到了识字的成功,多棒呀!
(3)在生活实践中体验
体验性学习要求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纵,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体验性学习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以而获得感知熟悉,完成对客体的认知。
例如:在《棉鞋里的阳光》一课中,课文写了一个温馨的家庭故事:妈妈体贴奶奶,给老人晒棉被,贤淑的举动感化着小峰幼小的心灵,他也帮奶奶晒起了棉鞋,想让奶奶更暖和。针对这样的课文,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走进课文呈现的感情世界,和学生们一起用深切的感情来朗读课文,品味亲情。这样的过程,体验绝不仅仅是一般的认知活动,它是学生融入生命的直接介入,它使学生与课文人物进行着生命和情感的沟通,使得学生在掌握课文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到教材知识和教学情境本身所蕴含的道德、审美作用,以而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的生活过程、生命过程、人文精神的培育过程。
开展体验性学习活动,是在感知体验熟悉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思维和情感的体验,逐步获得对知识的感悟和认知。再通过动手实践制作的体验,检验感知的熟悉,校正和提升认知思维,再进一步获得创造与成功愉悦的体验。
(4)在写作过程中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并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些心得性的文章,这样就让学生在写作中获得体验、理解、感悟。“活动体验”型习作指导课是活动交揉着习作指导———即伴随着活动,进行动态的天生的习作指导,赋予“观察、想象、描述”等作文练习及指导以浓厚的活动色彩,教师以高超的习作指导艺术,用随机的“提问”“谈话”和“交流”去拨动学生的作文之弦……这样的课,既不冲淡学生盎然的活动兴致,又能激活学生内在的表达需要。例如:我曾安排过这样一次活动作文:《一场特殊的考试》
伴随着考试活动的展开,我不断进行以“体验”为附着点的习作指导的天生。
指导环节一:设置悬念,激发习作兴趣
课始,教师故意渲染考试的紧张气氛,严肃又认真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一场特殊的考试:‘国际天才儿童测试’。试卷共有20题,要求在五分钟之内完成。”边说边把装有试题的信封发给学生,并且提醒:“为了显示考试的公正,拿到试卷后,在听到老师说“开始”后,才可以抽出试卷答题。”
(教师设置的悬念,让学生的“体验”油然而生。由此天生作文内容,让学生潜在的表达在情境中萌动、发芽。)
指导环节二:渲染细节,捕捉习作情趣
为了丰富五分钟的考试体验,在考试进行了四分钟时,我提醒:“请同学们抓紧时间,还剩一分钟。”
请看学生作文中对考试感受的描写:
“‘还剩一分钟!’老师这话不说还好,一说把我脑子里原有的答案都‘赶’跑了。脑海里只有‘只有一分钟了’这句话。我必须快,我命令自己的手,命令自己的眼睛和头脑。”
“‘还剩一分钟!’我听了,不禁一怔,不会吧?我才做了一半啊!怎么办?我乱了阵脚,开始东做西做起来。”
……
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活动阶段,不断激发、强化学生个体的活动体验,使学生“亲历”活动过程,学生的习作都有了鲜活的感受和语言。这次活动体验学生们基本上都获得了成功。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