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开展课本剧编演可行性

更新时间:2024-03-30 点赞:5583 浏览:1775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高中生正当青春,他们风华正茂,布满生机和活力。编演课本剧是其中一种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方式,能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笔者现就高中语文教学开展课本剧编演的可行性探讨。

一、编演课本剧是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就是说,学语文的目的是为了“用”,达到表达思想、交流情感、传承文化的目的。编演课本剧正是实实在在的“用”。它要求学生对课文有正确的感知,深刻的理解,对剧本有大胆的发挥和较强的记忆,它可以帮助学生把书面文字转换成适合于舞台的口头语言、形体动作,变死的课本知识为活的演出实践;同时要求学生发挥想像,培植感情,磨炼毅力,还要求学生有很好的相互协调与配合的能力。演出一台戏,光靠少数人不行,要大伙儿通力协作才能成功。学生中擅长表演的,就当演员或导演;擅长图画图画的,就搞布景或化妆;会乐器的,就配乐伴奏;懂电工的,可搞音响和照明;会电脑的,就搞文字编辑或录像剪辑;工于写作的,就改编或写剧本;……各扬其长、相互配合,可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而且,学生还要学会处理平时排演中的许很多多琐碎事务如衣饰道具的筹集、保管,海报的策划、张贴以及相关的宣传和有关方面的联系等等。所以,演好一出语文课本剧,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而且是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品质的有效途径之

一、实在应当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二、编演课本剧是激发兴趣的重要途径

编演课本剧能激发高中学生学语文兴趣。(1)形式新,学生学课文有兴趣。改编剧本?选哪一篇?怎样编?你来演什么角色?能不能演好?一系列的不足都需要学生去思索,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后才能解决不足。要编演课本剧,戏剧的有关知识可是基础中的基础,过去学生对戏剧常识不愿学习,现在他们可就主动去学习了,并且把几篇戏剧体裁的课文也认认真真的读下来。(2)内容新,学生学语基有兴趣。在编演过程中,对学生的语文知识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首先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把记叙性文章改编为戏剧,剧本里有简单的舞台说明,大部分是对话。对话语言要规范,就要求用词要正确,句子要完整。表演时读音要正确,对话要与人物性格相符合。这些要求的落实都需要学生有较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编演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语基的过程,也是练习得到提高的过程。(3)体现新,学生对提高能力有兴趣改编课文为剧本,要把很多叙述性语言转化为对话,对话语言夸大性格化,学生就需要对人物性格进行把握并留意对话语言表达的技艺教学论文。表演中的动作也如此。(4)思维新,学生对创造性活动有兴趣。编演课本剧同时又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改编是一种创造,表演更是一种创造。“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学生在课文的阅读理解中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改编后进入表演,个人的创造性发挥达到巅峰,围绕剧情的推进和人物性格的体现,动作、表情、对话都达到高度的个性化。汇演时,观看的学生把台上形象与自己创造的形象进行对照,把别人对形象塑造体现的技艺教学论文与自己的努力结果相对照,不断调整充实,使形象更为丰富,台上台下,交流革新教学论文成果,共同提高语文素质水平。

三、编演课本剧能推动教学论文高中学生身心健康进展

语文课一定要探讨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喜欢。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学生自我意识愈来愈强,他们希望独立地判定是非善恶,独立地解决不足,不愿轻信别人的结论,不愿盲以,爱评论和争论,倘能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去解决疑难,辨明是非,以心理上他们会感到很大的满足。高中学生自强心理、成就心理也十分突出,对未知领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征服欲,“外面的世界真出色”,倘能挖掘新奇的东东,必将刺激着他们去熟悉,去探寻,以而满足他们的探讨心理和猎奇心理,满足他们的成就感。高中学生的显示欲也很强,他们希望引起异性的留意,他们迫切需要参加不同类型的群体活动体现自我,他们常对活动布满热情,城市音乐、广场、俱乐部他们都喜欢参加,真可谓“有青年的地方就有表演”,倘能组织团体活动,学生一定报名踊跃。另外,他们在逐渐留意外在形象的同时,内在审美体验也明显加强,他们强烈追求真、善、美的事物,按照社会培养,自己初步建立起来的审美情趣评价着四周世界,希望社会净化,环境净化,世界美好,自己变得更美好,倘能唤起他们的审美冲动,一定能把学生带入到理解美、追求美、创造美的理性思维中去。

四、提倡课本剧和学生演剧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十分重视艺术教育,他以为艺术教育可以作为人格修养的手段,乃至作为人格完成——达到“仁”的境界的一种功夫;艺术教育可使蕴藏于生命深处的“情”得以发掘出来,使生命得以充实。以某种作用上看,课本剧以及学生演剧也当被视为艺术教育!陶行知先生更是推崇“教学做合一”。他说:“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他指出“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担任校长的几十年里,亲身为学生制定并实行了一套全新的学生作息制度,其中有一条就是让学生在晚间进行各种文娱活动。他以为,学生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促使其个性进展的重要条件。课本剧及学生演剧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它的社会作用不应轻视。课本剧本身取材于语文教材,大多是经过期间筛选的传统名篇,有着良好的文学基础;又经过戏剧这种综合艺术的再创造,它的教育感化作用更强烈。它通过音乐、舞蹈、文学、美术、表演、雕塑、建筑等多学科的有机配合,既作用于人的视觉,又作用于人的听觉、嗅觉等感官,融语言艺术、形体艺术、时空艺术于一体,其影响就不是单纯靠书面文字所能达到的。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记叙性强的课文已有很多被改编成了新奇生动的课本剧。它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课本剧理应成为语文教学中一个活跃的组成部分而受到人们的重视。
综上述,笔者以为,课本剧的出现是必然的,课本剧受到欢迎也是预料中的。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