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浅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28 点赞:15916 浏览:7017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语文教育除了语言文字教育,还包括文学教育、审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哲学教育、历史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现代语文教学应该在进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进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目前语文教育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语文教育;课程标准;课堂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

1.08.010

文章编号:1672-0407(2011)08-017-02收稿日期:2011-07-16
语文教育除了语言文字教育,还包括文学教育、审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哲学教育、历史教育,所以语文学科部分地担当着艺术学科的教育使命,部分地担当着心理健康学科的教育使命,部分地担当着政治学科的教育使命,部分地担当着历史学科的教育使命。为什么把语文教育叫做大语文教育,理由就在于此。为什么说文史哲不分家,理由也在于此。所以,语文教育是最大众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母基。语文课堂是语文教育的实效重要途径,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就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怎样提高课堂实效性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所思索的不足。我想以以下三个方面做一点点的探讨。

一、课堂上提出一个能引导学生革新教学论文思维的不足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现代语文教学应该在进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进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目前语文教育的一个方向。在课堂上,教师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在认真听课,忙于写笔记,却有学生忽然提出一个异想天开的不足,引起同学们哄堂大笑。于是教师勃然大怒,批评该学生。这样的学生,在有些老师的眼里看来,就是故意调皮捣蛋,破坏课堂纪律,对于他提出那异想天开的不足,觉得与所学的课程绝不相干,就称之为喜欢“插嘴”,甚为反感。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好奇心是弥足珍贵的,因好奇发问是学生求知的发端,是他对语文或者是对课堂的某一个点感到了兴趣。可能学生的不足很幼稚,甚至离题万里,驴唇不对马嘴,而这些不足是反映学生的知识、智力、能力的实际情况教学论文,能够让老师清楚地呈现出学生的思维路线。对于学生课堂上的大胆质疑,教师首先要珍惜,学会正确判定,因势利导。假如教师轻率地否定学生提出的不足,势必会挫伤求知的积极性,破坏了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向往之情。
在教授《天净沙·秋思》时,朗读“断肠人在天涯”时,有的同学就朗读成了“断肠/人在天涯”,我问学生为什么这样读的时候,学生解释说:由于人在天涯,所以有断肠之感。这样不同于常规式朗读正是学生革新教学论文思维的萌芽,要加以保护,这样就能使语文课堂有自己的生机与活力。
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我发现学生对文中的一些不足提出了大胆的质疑,有的甚至表示坦然的否定。有一学生质疑:本文的题目不够正确。既然是愚公移山,为什么文章的结尾却是夸娥氏二子移的山,那题目还不如是《神仙移山》的好,一时之间很多学生也纷纷响应。根据原文的客观事实,愚公并没有真正移走“太行、王屋二山”,真正“移走”山的,是夸娥氏二子,假如没有神的帮助,愚公的愿望再美好,意志再顽强,恐怕也是空中楼阁。
学生的说法不无道理。事实上,愚公并没有真正战胜大自然,这似乎留给我们一个“神定胜天”的结局。然而教学参考书却这样以为:愚公的精神感动了天帝,反衬出愚公精神能惊天地、泣鬼神,以而说明了“人定胜天”的道理。我想,不必要把这种观点强加给学生。以客观上讲,原文无法找到能充分证实“人定胜天”的理由。学生能够尊重事实,尊重原文,这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不是没有一定的道理的,何必要把学生全部限定在一个框架里呢?实在,阅读这篇寓言,主要是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寓意,明白其教育作用。只要我们肯定愚公的坚韧不拔、顽强奋斗、排除万难的精神,至于愚公的做法,完全不必要按照参考书上所说的那样。这样,不但激活了学生革新教学论文思维的火花,还庇护了学生“乐于独立思索,敢于挑战书本”的勇气和尊严。

二、课堂上说一段让学生线人一新的话语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课堂上能有一段让学生线人一新的话语,让学生有一个语文艺术的熏陶,是语文课堂实效的一个探讨。比如说作文课堂上的话语变换。例如:“草叶上的露珠”就不可以表达为:“当你看到草叶上的露珠说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聚成小水滴”,这就不是语文。而应当说:“草叶上的露珠是小草为了思念太阳妈妈而流的泪”。假如称呼“家”是“社会的最小组成单位”就不是语文,假如说,“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家;家就像红布条,永远系着游子的心,家就像大衣一件,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替代的温暖。”早晨就要说“朝阳驱散了夜的残幕”。晚上就要说“夕阳偎进了山的怀抱”。“夏天过去了,秋天也过去了”就不好,要写成“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月是故乡明”就不好,应该说“故乡的月最咸,由于她浸着思乡人的泪涟涟”。“她绝望了”就应该说“她的心被绝望的铁钳夹住了,她感到窒息”。“他有很大的仇恨”应写成“他的心肺被烧得直冒烟”。“早晨的阳光还不太强烈”应写成“早晨的阳光还有些羞涩,以屋宇、树木的间隙投射下来,带着不敢充分表达的热情。”这样的话语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去对语言进行自己的感悟,以而会在课堂上形成语文的“感觉”。

三、一种出人意料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成功,是学生产生欢快的最好办法,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优秀的教师那里,学生的求知之所以以不熄灭,是由于他们总感到自己是知识的挖掘者,体验到因自己边思索边工作而带来的愉快感。”(转引自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第23页,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1993,第1版。)要增加学生对语文实践活动的兴趣,遏制学生厌学情绪的滋长,就要努力减少那些死记硬背的内容,要根据语文本身的特点,让学生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时时有发现的惊喜,能听到自己“拔节长高”的声音。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忌把学生当作装知识的容器,而应该让他们时时有学习主体的情感体验,让他们依靠自己的努力来欣赏语言的魅力,感受思索的气力,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这样,学生对语文练习的兴趣就会有持续的进展,正如程红兵所说:“我以为师生主客体联系是相互主体的渐变联系,简言之为‘相互主体渐变说’,具体说来,教师是教授过程的主体,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的主体作用是逐渐隐蔽、逐渐减少的,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逐渐增强的。
比如课堂上的实践活动可能就是一个开放性不足,就是立足于主观性解读、不追求唯一答案、注重肯定学生创见的不足。教初三课文《鱼我所欲也》时,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不足:假如你是文中的“乞人”,面对“蹴尔而与之”的“一箪食,一豆羹”,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请说明理由。此题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约有半数学生主张不接受这种侮辱性施舍,不能苟且偷生,然后围绕“舍生取义”阐述理由。但也有半数左右的学生选择了接受施舍。其理由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4种:1.我不会像文中的乞人那样不接受施舍而活活饿死。人的生命是天地间最可宝贵的,不能随便放弃。为了一个没有仁爱之心,不懂得尊重别人的路人而放弃生命是不值得的。2.父母给了我生命,又为我付出太多,我还没有好好回报他们。所以我要珍惜生命,不轻言放弃。3.接受这种施舍,无损于国家、民族的利益和尊严。面对一个盛气凌人的施舍者,为何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对抗?4.真正的人应该能屈能伸,学会忍受屈辱。昔日韩信能受胯下之辱终成一世英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而成就一代霸业。这点嗟来之食的小屈辱又算得了什么?这道开放性不足设计得很成功,没有唯一答案,而是促使学生多角度思索人生观、价值观不足,使语文学习与精神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同构共生。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