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

更新时间:2024-02-04 点赞:10543 浏览:4476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美育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语文教学内容互相融会,彼此依托,不能分离。一方面应引导学生认真浅析揣摩作品,通过对语言艺术的领略,再造美的形象,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使其具备高尚的审美情趣。这也是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目的之一。另一方面,审美教育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推动教学论文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将语文教学同审美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语文学科上风,搞好审美教育,收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教师是美育工作的基本气力,学校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场所。社会的各种审美意识、审美心里及政治、道德等知识都通过教师体现出来。教师既不是灌输者,也不是附以者,而是美育活动的诱导着、组织者。教师的责任在于义不容辞地挖掘课文中美的因素,用美的方式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以艺术化的手段启发学生在符合美的规律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形成良好的心里品质和心理结构。以某种作用上说,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表演艺术”,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娓娓动听的讲解,惟妙惟肖的体态语言的演示,或者进行恰当的点拨、巧妙的提问,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沉浸到课文缤纷绚丽的审美天地之中,去感受课文的情感之美,品评课文的形式之美,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心田得到美的滋养,灵魂受到美得陶冶。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呢?笔者以为主要应以课堂教学入手。
1 启发学生想象,实施审美教育 波德懒压以为“想象力是一切功能中的皇后”。语文教学尤其要留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语文教材中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正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好凭借。语文教师应想法在作品和学生的审美能力之间巧妙地建立联系,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展示的生活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补充作品提供的想象空间,让具体形象在脑中充实、鲜活起来。以《陌上桑》为例,课文中的罗敷美在什么地方?作者这样写到,“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罗敷美的程度,作者没用一个字去写,想象的一旦燃烧,美也就随之产生。
2 引导学生体味作品语言,实施审美教育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的语言美,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只有对作家苦心创作的文学作品字斟句酌、反复品味,才能透彻领会其中的内涵。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中有一句,“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个“泻”字辅以“静静地”修饰,极为形象。贴切地描写出了月光无声、清幽而富有动感,如流水一般倾注、一点也不保存的特点。用“泻”字增加了一种清凉的感觉,让人备感舒适,也让读者体味到此时作者漫步月光下的惬意。再如《葫芦僧判定葫芦案》一文中,“笑”字可谓传神极了,它把人物的性格、特点写得惟妙惟肖。贾雨村的虚伪狡诈、凶残狠毒、老奸巨滑和门子的精通世故、处事圆滑、趋炎附势的性格跃然纸上,活灵活现。
3 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美的情境,实施审美教育 所谓美的情境就是结合语文课教学的具体内容营造具有美感、有利于引起学生审美想象的环境和氛围。教师若能在语文教学时遵循美的规律,有美的导语、美的提问、美的板书、美的点评、美的总结等过程,使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协调、有序、稳定地达到和谐优美的妙境,就可以唤起学生相应的美的情感,引起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留意,增加智育时的美感,使学生通过美的体验接受语文知识的教育和审美教育。比如《紫藤萝瀑布》一文教学没计中的导语,“同学们,当你面对大自然赋予了我们很多很多。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然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荷花的傲结、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留意的却是丁香、仲春兰、玉羲、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这些花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作者以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很多美好的品格,并籍此表达对美好人性的追求。一开场就奠定了的基调,马上把学生带入特定情感氛围中,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4认真阅读教材,感受课文之美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在内容上都蕴藏着或体现出不同的自然美、艺术美、理性美、精神美、结构美、音韵美等。美学家朱光潜在谈谈李白《经下邳汜桥怀张子房》一诗的体验时写到,“常常高声朗读,朗读时心情是振奋的,仿佛满腔热血都沸腾起来,特别对到最后‘唯见碧流水’4句,音调就震颤起来,胸襟也开阔起来,仿佛自己心中也有无穷的豪情胜概,大有徘徊往复、依依不舍之意。可见那些精粹的散文诗篇,要多用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得到美的享受,让学生在抑扬抑扬、饱含情感的诵读声中感受传神描绘、优美意境、美学思想、慎秘思路等,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审美境界。”
美育是联系到人的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塑造人的情感和心灵。造就全面和谐进展的个性,而且能够使受教育者获得丰富的知识。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