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

更新时间:2024-01-22 点赞:33416 浏览:1564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古人云:文以载道。语言本身是一种工具,但同时,它又是一种文化。一种语言是一种文化的承载体,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发扬民族文化有极强的凝聚作用。汉语言文字记载着中华数千年的古老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它本身就是文化。语文学科以事的是母语教育,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自然上风,当然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振兴民族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重任。
中学语文教学是贯彻爱国主义精神的一个重要阵地。现在的青少年生活在和平年代,既未能看到外来势力的入侵,又未见到民族之间的激烈冲突,只觉得春光融融,河水泱泱,一切是那么美好;加上家庭和社会提供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又比较优越,这样,他们很难有忧患意识,更难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国家的概念也很淡,与他们谈国家、谈民族,讲民族气节、讲爱国主义,总有点格格不入。特别是在每次的升旗仪式中,台上的国旗在冉冉升起,而台下的学生却熟视无睹,这种体现正是爱国主义思想的缺失,这使我深深感到强化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培养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感情,使学生树立一种对国家、对民族的高度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是一件多么迫切的事情。而在各门学科中,语文是爱国主义思想内容最为丰富、最为充实的一门学科。由于语文课本中有着以古到今的、大量的爱国人士的感人事迹,有这些爱国志士专心血和生命写下的大量的爱国诗篇。如陆游、文天祥等。这些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就能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这些爱国主义内容有效地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又能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培养一种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深沉、执着的爱,所以语文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阵地。有效地占领这块阵地,并充分发挥其上风,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就要求语文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把分散在教材中的一点一滴的爱国主义内容挖掘、清理出来,让它们闪现出耀眼的光芒。如盛唐诗人王昌龄的《出塞》是一首哙炙人口的七言绝句。诗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初看起来似与爱国主义联系不大,实则包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内容:一是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关心;二是表达了诗人对汉时抗匈名将李广的钦敬与歌颂;三是表达了诗人对边境未宁,国事未安的忧虑与关切。诗人的这些思想感情,如不细心体味和仔细浅析,是难以发现和把握的。又如南北朝时的民歌《木兰诗》诗歌表面写的只是一位布满传奇色彩的古代女英雄,但认真浅析一番木兰代父以军的行为所包含的深层内容,就会熟悉到在军情紧急,国家的安全爱到威胁时,木兰毅然决然代父以军,走上战场,英勇作战,这实质上体现了木兰对国家安全的关心,体现了她保卫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主人翁精神。这种行为当然是源于对国家的爱。再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叙述自己出使元营、逃归永嘉的经历,其间艰难困苦,九死一生,但作者始终不屈不挠,理由是他心系国事,亟欲有所作为,拯救危局。正因他爱国情深,当他后来战败被俘,决不屈服,至死不悔,以而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当然我们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一定要紧密结合语文教学有的放矢地进行。作为语文教师,自己熟悉、理解了语文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内容是一回事,但如何将自己已经理解了的东西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感染、受到熏陶、受到激励,在学得语文知识,获得语文能力的同时,又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这又是另外一回事。何况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时期的爱国主义毕竟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决不能将二者等量齐观,不加浅析地将古人的爱国主义一古脑灌输给学生。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首先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观点和策略,正确地浅析语文课本中所蕴含的古代仁人志士的爱国行为、爱国思想、爱国精神,把那些含有封建意识的东西扬弃掉,把那些与本日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道德、情操相一致的东西继续下来,发扬下去。其次,则应该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感情特点,把语文课本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内容,运用正确的策略,如春风化雨般地把这些东西渗透到学生心田中去,让学生较为轻松自然地接受这些爱国主义内容。同样以王昌龄的《出塞》为例,我们前面提到这首诗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爱国情感与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诗中的个别用词是包含着民族歧视、民族偏见的。这就是“胡”字。诗中用是“胡马”,但胡马背上必有“胡人”,胡人背后必有“胡族”。固然以“胡”指代汉族以外属于古代西北部少数民族,并不始于王昌龄,而是始于先秦。但先秦人用“胡”来指代西北部的少数民族,本来是相对华夏族而言的,里面也正包食着夷夏之辨的思想,即以华夏为正统,以西方少数民族为夷狄、蛮夷的观念;这种观念实际上包含着对少数民族的轻辱与歧视。中国的民族史上并无“胡”族,只有西戎、北狄、匈奴、突厥等,这个“胡”族是汉人强加的。正因这样,所以凡与荒谬相类的东西在汉语中都用“胡”字来称代,诸如“胡说”、“胡闹”、“胡来”、“胡搞”之类。而当汉民族与西北部少数民族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的时候,汉民族就往往以仇恨的目光来看待这些民族,恨不得赶尽杀绝。如陆游词说“胡未灭”,岳飞词说“壮志饥餐胡虏肉”,李白诗说“何日平胡虏”之类。这些难道不是狭隘的民族观念吗?当我们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时,是有责任把这些包含有民族偏见、民族歧视的东西加以扬弃的。再如《左传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