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议小议利用历史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站

更新时间:2024-04-02 点赞:14701 浏览:599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当前,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影响了可塑性很强的中学生,少数学生对祖国的命运和前途抱有怀疑,对传统教育和理论灌输有抵触情绪,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内心深处提高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是十分有必要而又刻不容缓的,历史教学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历史教学;爱国主义教育;钻研教材
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说:“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爱国。”爱国主义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思想武器。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在中学历史教育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新课改下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些体会。

一、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与其他学科相比,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学科有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因为历史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历史学科在道德情感领域的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真实、感人、可信。通过形象、具体、生动的人物事件去感染、熏陶学生,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滋润和升华。
本人在复习八年级近代史的时候,就充分利用这段中国屈辱史和抗争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自从1840年,英国使用坚船利炮打开封建腐朽的清政府国
门后,中华民族开始长期遭受列强的欺凌与瓜分。但是我中华不乏爱国仁人志士:虎门销烟中的林则徐,战争中的关天培,西征新疆的左宗棠,甲午战争中的邓世昌……在这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难之时,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一次次壮烈的历史事实,让学生在现代社会里去体会、认识柔弱的过去,让学生去感受当时清政府腐朽落后,依然不乏爱国志士为了国家的主权不受侵犯而轰轰烈烈地拼搏;让学生知道并牢牢记住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历史,不忘国耻,从而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作为史学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历史教学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
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和阐明中国历史,唯有这样做,才能揭示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保证历史教学的科学性,正确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陶冶学生的民族感情。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发挥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和善于吸收外国科学技术文化等等之间的关系。防止不切实际地夸大成就,一味拔高或举此抑彼,还应避免对历史人物评价的片面性、绝对化。从侵略与反侵略,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是与非,功与过的史实中培养学生明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和爱憎分明的感情。对为祖国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英雄人物,要肯定其业绩,宏扬其美德,并与统治者中那些醉生梦死的腐朽寄生虫相对比;对历史上的爱国志士、民
族英雄,要热情歌颂,并以一些民族败类的卖国行径作反衬,使学生明辨忠奸美丑,认识爱国光荣,误国有罪,自觉培养爱国情操,做忠诚的爱国者。

三、树立理性的爱国主义观念,形成正确的现代公民意识

任世江主编在新年寄语——“提高专业素养 活跃教学研究”一文中说:“历史教育应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但是并不是所有爱国的行为都值得赞扬。”许多历史教师以为在课堂上肯定了一切爱国行为——不管它的手段是多么的非理性,就是完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责任,而不考虑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这样或那样的爱国主义,到底信奉的是什么样的价值观念,而这样的价值观念是否符合现代公民的要求?是否符合人类主流文明?有学者指出,公民意识不仅是对自己所属的民族国家的认同,还包含着“对世界整体性的认识,以及对本国与外部世界相互关系的认识”。显然,正确的公民意识是正确的国家意识和正确的世界意识的综合,亦即具有平衡的、恰当的而非片面的、极端的国家意识和世界意识。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公民意识的扭曲往往是人类灾难的祸端。即以20世纪为例,两次世界大战和很多局部冲突都与某些极端的国家意识的膨胀密切相关,在错误的公民意识驱动下,爱国主义会蜕变为狭隘的民族主义,甚至会导致侵略他国的扩张主义。因此,作为承担政治教化功能的历史教育,在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方面应当发挥十分重要的、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历史教师不应该是愤青,应该给学生多带来一些理性思考。历史教师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仅有是不够的,还需要睿智和理性,要帮助学生树立开放的、理性的、现代的爱国主义观念,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现代公民意识。
总之,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个深刻的主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迫切。通过历史课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为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到底。
参考文献:
刘珩.在历史课堂中渲染爱国主义情操[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4).
刘冰怡.爱国主义教育与传统历史文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1).
[3]余伟民.历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青少年校外活动
中心) 摘自:学术论文翻译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