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浅谈

更新时间:2024-01-23 点赞:5094 浏览:1874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朗读,就是用清楚标准的语音有感情地读出文章,是将书面语言通过声音变成有声语言,是一项由多种感官介入的活动。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策略,是不可缺少的语文教学手段。作为一名在基层教学的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笔者有如下一些看法。

一、朗读教学作用重大

朗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策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低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要求在教学中练习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高中学习目标中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显然,朗读教学是贯串在我国教育体制各个阶段的一种教学手段。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朗读教学,可以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对作者作品情感的领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水平,活跃课堂气氛,推动教学论文教学相长。

二、语文朗读教学近况不容乐观

自古以来,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我们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无论课堂内外,都普遍有着着重讲而轻读的现象。整堂语文课,不少教师往往是讲多而读少,甚至只讲不读,更有甚者,整节课教师唱独角戏,喋喋不休讲45分钟,学生只能机械地、被动地听,原应丰富多彩的语文课成了填鸭式的满堂灌。课外辅导就更不用说了,大部分时间只注重知识点、考点的练习而很少能顾及朗读。久而久之,学生因读不准字音而造成的错别字比比皆是。农村学校不足尤为严重。
语文朗读教学走入了误区,是什么理由造成了这种情况教学论文呢?笔者以为是如下因素导致语文朗读教学成了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1.过分追求升学率

教学的一切活动几乎都围绕着中、高考的指挥棒转,教学成了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语文课成了词汇、语法、修辞、阅读、写作练习课。

2.教学设施、条件的制约

农村学校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师生没有足够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手段来利用,朗读教学就只能成为口头干巴巴的语言练习,无法激发师生的朗读兴趣和积极性,长此以往,朗读自然成了薄弱环节,普遍不被重视。

3.教学评估的误导

几乎所有的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公然课、观摩课,也即我们常说的听课教学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常把“讲”的怎样作为本节课教学效果评价的标准和依据,教师为了将内容讲深、讲透而口若悬河,大讲特讲,学生就只能被动地听了。

三、对朗读教学的重新审视

清代的唐彪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涌,滔滔不绝。”我国当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学习语文不该只专心与眼,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策略。
总之,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充分熟悉朗读教学的重要作用。有意识地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普及朗读,优化朗读。

1.让学生明确朗读的要领,读出兴趣,读出信心

教师要把朗读时的重音、停顿、语速、语调等朗读技艺教学论文明确地讲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激发朗读兴趣,进而让学生增强学习语文的信心。

2.科学公道地利用课内外时间,提升朗读效果

要优化朗读效果,仅仅靠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应科学公道地利用课内外时间,以期提升朗读效果,优化语文教学。
课堂上,尤其对新课文,教师要分难易程度,对于难读的课文,要作好范读,教师要以己范人,加强普通话练习,经常下功夫纠正发音上的习惯性错误,范读要吐字清楚,读音正确规范,避免丢字、添字、改字等常见语病,熟悉朗读技艺教学论文,字正腔圆,感情饱满,用自己生动的语言把作者的情感抑扬抑扬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有震慑力的语言中受到熏陶,得到启发,进而产生对朗读的向往与重视。简单的课文则可以直接指名学生来读,让学生把以老师身上潜移默化学到的朗读本领切实运用到实践中,锻炼和提升朗读水平。
课外,要布置朗读任务,尤其文言文,应要求学生背诵,并且定期抽查,以达到督促之目的,切实把朗读延伸到课外。

3.朗读方式要多样化,激发学生的介入意识

朗读的方式要多样化,在语文朗读教学中,要交叉使用齐读,分角色朗读,单独朗读,分组读,接龙读,男女生分开读等多种方式,尽量让每个同学都动起来,都成为“读”的主人,进而养成“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还要把朗读延伸到课外,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演讲比赛,辩论会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成立校园广播站,在把朗读普及的同时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且能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极大地让学生感知母语文化的魅力,进而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意识并能较好地驾驭自己的母语。
总之,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诗词文赋流传古今,享誉国内外。以《诗经》到先秦散文到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到现当代文学作品,所编入中学语文教材的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都有让我们大力之读的可读之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紧抓朗读这一重要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和能力,让琅琅的读书声响彻课堂响彻校园,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优化语文教学效果。
(李彦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党川中心学校74103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