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生物课开放式教学策略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运用

更新时间:2024-01-15 点赞:7525 浏览:2383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开放式教学是目前教育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从教学空间、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三方面环节的开放论述了开放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 高中生物课堂 运用
1006—5962(2012)09(a)—0047—01
生物是高中阶段丰富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素养基础的重要学科,在整个中学阶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备受人们的重视。但受限于传统应试教育的思想,大部分教师仍然是以理论课为主,结果导致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对生物学科精髓的认识也不够深刻。恰恰是因为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又缺乏进一步探索的精神,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开放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不仅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课外进行;开放式教学狭义上可以从学校的课堂教学来说,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开放式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变“学知”为“知学”,使学生成为具有初摘自:学术论文格式模板www.618jyw.com
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开放式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做以总结,旨在为构建高中高效生物教学提供基础。

1、教学空间的开放

由于高中生物是高考科目,很多教师都把生物作为学生提高高考成绩的着眼点,于是总是喜欢让学生局限于课堂上,除了讲授各种理论外,就是让学生做大量的高考模拟题,而对于学生走出课堂以外去学习,则始终持谨慎态度。实际上,长期将学生固定在室内,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热爱。开放教学空间,可以让学生有更多新鲜的感受,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部分内容的时候,除了课堂上要讲解每种生长素对于植物的调节差别外,还可以把学生带进大自然中,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生长素对植物的具体作用。比如,种植水稻的时候,有一种恶苗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的串珠镰孢菌侵染所致,能引起植物分泌大量赤霉素。而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能促进植物生长,所以秧苗会又细又长,形成这种徒长的现象。这样以来学生一下子对生长激素的作用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而且还感觉到学习的知识很有意义。

2、教学内容的开放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量的增加,课本的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师的教学就要突破课本的局限,从动态的角度来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针对高中生物而言,教学内容的开放主要是结合各地不同的情况来因地制宜、因生制宜的讲解生活中能够看得见、摸得到的案例,引导学生进一步去自主探索、自我提高和完善。比如学习“基因突变”的时候,除了讲解基因突变的原因等必要的基础知识外,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生活环境讲解例子。比如北方很多地方种草莓,教师就可以给同学们举例子,我们平时吃的草莓有的很甜,而且比较软,比如“丰香”品种,而有的则比较硬,比如“日本十九”;又比如有的草莓品种抗病能力就比较强,而有的品种则抗病能力很差,农户种植时产量就比较低,其实这些优良品种的特性就可以通过基因突变来获得。这样一来,学生感觉到了课堂内容与大自然之间的联系,逐步的就会形成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逐步的培养起对生物课程的兴趣。

3、教学形式的开放

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指导课堂,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基本上没有或者很少有发言的机会。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没有了主体性,课堂学习兴趣不高。教学形式,实际上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一种恰当的教学形式,可以非常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师生角色转换方法,就是一种可以比较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形式。具体来说,针对一项教学内容,教师让学生去学习,在每节课的最后10分钟或15分钟,也可以每隔几节课集中一节课,教师让学生上台去讲。这时候,教师作为学生坐在台下,学生作为老师站在台上。“小老师”可以提问下面的每一个人,下面的人也可以像“小老师”提出问题。最终教师给与每一位“小老师”客观的评价。为了能够在台上讲好,每个学生都会非常积极的去准备,这样其主体性自然而然的就可以被调动出来了。当然,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与及时的指导,并多给与学生鼓励,让学生树立自信心,逐步将学习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学会变为会学。
总之,开放式的高中生物教学是一种对素质教育有效的碱性,其最终的目的在于弘扬和培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强调自我激励,强调学会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愿学、乐学、会学、善学、求新,促进了学生身心发展和个性发展,使学生获益终身。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