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新课标 让小学语文教学“有滋有味”

更新时间:2024-03-31 点赞:21892 浏览:9636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小学语文的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要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还语文的本体特点。同时,小学语文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在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笔者用三个“味”来考虑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
语文味
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藴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藴味,也即语文美。语文课应有浓厚的语文味,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要领悟语文的美,必须以语言入手,以品味语言达到超越语言,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聪明,终极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首先,以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教师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专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以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以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儿童味
小学语文是儿童的语文。儿童是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主人,需要进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制约教学论文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语文教师应该自始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进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过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为此,教师必须了解儿童、探讨儿童、懂得儿童的文化。
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教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
个人味
语文课的语文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采。审美风采体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奇独特)。这种审美风采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无个人味的语文课,犹如作家笔下塑造的缺乏个性的人物形象,对读者来说总是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一般来说,这样的语文课不可能是“有滋有味”的。
教师即使年龄、学历相同,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感情、特长等也总是千差万别的。要使语文课富有个人味,可以以两方面去努力。
1)教学时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探讨教材时也要探讨学生,熟悉学生,这样才能教好他们。教学是为育人服务的,语文教师要想上出不乏个人味的语文课,就要努力体现对教材的熟练掌握。
2)突现上风,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短处,要扬长避短,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如有的教师个性豪放、慷慨激昂,那么在教学中,就上出情来,教出意来,让学生在浓浓情意中得到陶冶;有的教师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善于引经据典、妙语连珠,那么,在教学中就运用开放的教学策略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总之,为了语文课的个人味,每位教师都要善于发现和发挥自己教学上的上风,善画的要运用插画的上风;善读的要运用范读的上风;善唱的要运用吟唱的上风,如此等等,让语文课布满乐趣与人味,让学生回味无穷。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大岭中心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