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语文课堂教学三个

更新时间:2024-01-20 点赞:27555 浏览:12915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着力讲究策略又深得章法,很多不足想必都能迎刃而解,快速而实效。一堂语文课,我以为设置好三个,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入课,激起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就应顺着这目标充分把握文章内容或知识点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拟好所有不足的切入点,形成突破口。做好入课,激起学生兴趣,正题还没有正式深入,已有浓浓的探讨氛围,正可谓是“未成曲调先有情”。比如北京大学附中副校长程翔在大连3000多人的汇报课上,上朱自清的《背影》时,就提出了三个不足:“朱自清在这篇散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背影?而印象最深,最感动人的是哪一次?为什么?”这几问,看似简单,却已拿下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并直奔全文的出色处——攀爬月台时的背影。激起学生探讨学习的兴趣,在感受此处背影时程老师联系当时祸不单行的处境加以渲染,听课的学生被感动了一大片,受到了一次深刻的亲情教育。这节汇报课的成功之处便在于抛开可有可无的不足不管,捉住“背影”这一核心点,确定了整堂课的突破口——印象最深、最感动人的一次,然后全盘娴熟驾驭调控,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成为了《背影》教学的经典。
当然,不同体裁的课文,不同内容的知识点,其授课结构自然也不一样,《背影》一文有公认的突破口了,那其它课文呢?设计教学时教师又该如何下手?首先,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知道自己这一节课的任务,由这一方向决定自己的的教学设计。其次,教师必须吃透教材或授课内容,把握核心点,化难为易,理一条简明清楚又吸引人的不足思路,让学生有兴趣有信心朝着不足的方向去学习。教材有不少篇文章是作品中的精品,授课难度自然不小,尤其是鲁迅的作品,“鲁迅文章难教”几乎成了不可动摇的定论。实在不然,若能解决好“突破口”这个不足,鲁迅文章也是很好上的。比如《祝福》一文,假如胡子眉毛一把抓,显然不利于全局调控,面面俱到的授课也往往顾此失彼。所以,舍弃不痛不痒的不足,于细微处做文章,指点学生算算文中的两笔账:一是“我”的随随便便的一盘清炖鱼翅的(一元一大盘);一是祥林嫂的每月的工钱(每月五百文)。账算清了,很多不足自然就随着清楚了然: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祥林嫂卖着一身的力气,一年下来辛劳挣得的钱还不够买几盘并不阔的“我”以为的随便的清炖鱼翅,那么与鲁四老爷这样的大户人家比,该是怎样的差距呢?顺着这个疑问研习下去,学生学习的兴趣来了,小说悲剧的内涵就不难把握了,数据的比较,强烈的反差既可以深深触动学生的心灵,又可以唤起学生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心。这样于细处化繁为简,找准突破口,《祝福》就可以上得得心应手了。
一样的课程有百样的上法,有的以情节入手,有的以环境入手,有的以人物入手,策略多样,任人选定。但是,由小及大,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却是应该遵循的阅读鉴赏规律。很多篇课文都极易确定切入点,设置几个简易而本质的不足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如《蜀道难》的“难”字、《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物”等等。只要探讨深透,都能为自己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最佳的切入点,以求突破,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千层浪。

二、大珠小珠落玉盘——中途,引人入胜

一般情况下,语文教师都有意识精心设计引题和扫尾,轻易疏忽的正是“中间”这个时间段的教学。有的是由于讲着讲着便不由自主地唱独角戏,滔滔不绝而忘了将学习的权利交还学生,课堂成了讲堂;有的却是由于要开设互动式课堂,让学生自行学习却不加指导而放任自流,既浪费时间又没有效果。所以,语文教师应特别重视“中间”这个环节的处理,将学习权利还给学生,课堂中间设置好,定好教学目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人都积极挖掘自身的学习潜力,语文课定能做到百鸟归巢,百川到海。
以学生一节课的学习情绪规律来看,中途的情绪已因前面的学习耗了精力而疲倦低落,假如教师不能在这个环节上调节学生的情绪,显然的,很多重要的知识将因此而不能转化成学生的聪明和能力。按理说,课前的预习和课堂前半时间的学习,已对所学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教师的引导应往“新”“深”方面进展。何为求“新”求“深”?“新”就是对已解决的不足再做横向思索,提出新的看法或疑问;“深”就是顺着已解决的不足继续做纵向思索,往深处挖掘,向本质靠拢。比如在学生颇不欢迎的《咬文嚼字》一文中,对炼字修词有了充分的熟悉之后,再说“推敲”一例,到此,教师可以顺势质疑:古代文人十分重视炼字,炼字的经典并不少见,比如我们十分熟悉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等等,为什么作者不用这些例子而用“推敲”一例呢?这样把不足摆出来后,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生生互动,充分发挥集体聪明,让学生在材料的比较中知道课文选例的经典与高明,就可以把课推向。
虽说学生水平不同,接受能力有别,虽说教师教法不同风格各异,可以设计不同的学法指导,可以拓展不同的课外知识,可以进行不同的随堂练习。但一堂课的节奏模块应该有“开始——中间——结尾”三个点,这样的课堂结构才更公道,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保证语文课实效又高效,艺术又愉快,让语文成为学生们深深喜爱的学科。

三、吹尽狂沙始到金——结尾,培养能力

俗话说,“编筐编篓,贵在收口”。一堂课不仅要有出色的开头,环环相扣衔接紧密的过程,还应该有一个掷地有声的结尾。起到“余音绕梁”之效,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以而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
一节课假如草草收场,该课所授知识内容就因不能及时巩固夸大而流于荒废,这样便成低效或无效教学。而不少语文教师却常常由于时间的缘故在这环节上马虎。殊不知,我们的语文教学有时不成功,差的就是这一步啊。无论怎么讲,上课总是要传授知识的,学生必须是通过获取知识才形成自己的能力的,而语文学科,记忆能力应为主要能力,胸无点墨,语文水平以何谈起?而胸藏书万卷,语文能力怎能不强?所以,我以为既然授课必须要传授知识形成能力,何不练习学生的记忆能力?在课结束的时候,假如朝着练习记忆的方向设计一个灵活而有深度广度的练习,把整堂课的知识要点练习巩固一遍,教学效果自然就更突出了。比如在李煜的《虞美人》的授课结束时,可以布置一道练习题:请以唐诗宋词中找出也写到“愁”的句子。任务落实后,让学生马上回忆查找,同时,教师心里也要准备一些,如李清照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和“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很多愁”,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欧阳修的“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等等。将找到的名句收集后,再让学生任选其中一句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做比较鉴赏,然后交流发言,尽兴处,再以琅琅书声将这些名句背诵下来,权当做了一次名句的积累。这些名句积累为语文素养储蓄了必备的知识。
好的练习可收一石数鸟之效。我上《〈宽容〉序言》后,收课时出了一道仿写题:“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妍媸,所以广阔无边”;让学生仿照例句进行仿写,学生热烈讨论后,仿写出了如下优美的句子:“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所以雄伟无比”;“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所以浩翰无涯”;“草原收容每一棵小草,不论其高矮,所以辽阔无垠”。这里既考查了学生以事论理的能力,又借助所选人事加深了对课文的内涵的熟悉与把握,又很好地进行了一次语言表达练习,又能加强积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是很高明的课堂手段,真可谓一石数鸟。
不丢脸出,结尾型的练习,就便于将所学知识及时消化巩固。所以主张教师视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道或几道典型的练习,让学生多思多练,并且指导要得法,让学生练得愉快而又有效。在练习中积累,在积累中天生能力,因而有心经营课堂的教师总会想办法解决课堂的尾声不足的,他知道所有的教与学都必须在这一环节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论是教师讲,还是学生练,都会精心地艺术地设置课堂结尾。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总会闪烁着艺术的光芒,而艺术的形成必缘于优化了的精心设计。因此,一名语文教师,有责任全盘规划自己的课堂,设计可以启迪学生聪明陶冶学生情感的艺术不足,在探讨语文新课堂的道路上浇灌一朵艺术的花。
蓝耀堂,语文教师,现居广西大化。本文编校:老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