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境教学法给语文课堂教学插上翱翔翅膀

更新时间:2024-04-10 点赞:6045 浏览:1838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所以,教师要彻底打破语文教学中传统、落后、单一的教学策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法是让学生介入到课堂学习中表、构建积极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的重要教学策略,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体验,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情感借助相应的感知和情景展开,有效地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课上最大程度地消化吸收课堂知识。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04-0048-02
一种好的教学法就是在教学的具体实践中能充分发挥在课堂上的应有效力,最大程度地辅助教学,完成教授知识。所以,教师只有根据体的特点,因材施教。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以而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情境教学法以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关注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正确把握。使之以最快的速度去全面、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获得美的熏陶,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全面和谐的进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在课上的主体作用,这样学生在课上就会变得日益被动。“情境教学法把心理学作为整个论述的依据,根据青少年的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特点,进行行而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完成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吸纳。”
在诸多教学法中,情境教学法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具体性等特点,它最大的上风就是能最大程度地唤起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想象思维,有效地调动他们记忆深处的相关知识和经验,促使其重新完成自身知识系统的构建,以而对课本内容的把握更加系统化、规律化、完整化。情境教学法能通过相应的情景设置,把学生带人文章的情境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热情。让他们深刻感受作者的情感,收到共鸣的效果。情景教学法还能起到一定的暗示效果,在语文课上,当教师创设符合学生兴趣和需要的情境时,学生的思维浅析能力就能自觉进入教师所设定的情景,这种被优化的教学情境能牵住学生的思绪,让学生随着教师的引导自觉进入到语文的学习中来,由被动化主动,由被迫式变成积极主动式,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地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来。那么,怎样做才能在语文课堂上创设切实有效的教学情境呢?

一、以日常生活出发,创设体验情境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意认知过程。伴随着教师的上课思路,学生通常会不自觉地受到教师所设情境的影响。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恰到好处地运用情境教学法,使语文知识系统更好地在情境中开展,让情景教学法能更好地为教学所用。在语文课的传授过程中,当学生不能很快理解某一知识点,思维因此陷入某种误区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日常事物设置教学情境,让书本中的知识与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事物建立紧密的联系,利用日常情境能让学生更快地走进书本,这样学生就能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消化知识,以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在语文课授课过程中,不管是结合课本浅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思想情感,还是剖析小说中的情节脉络,在对文本进行鉴赏时,我们都能够将书本上的知识还原到现实生活的原状中来。如在浅析课文《荷塘月色》时,教师就可以将课堂设定在某夏季的傍晚,先组织学生到有荷花塘的公园漫步,指导他们用感官去直接感受夏日傍晚的荷塘之境,再渐进式地进入课文学习。这样做,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景色,学生有了直接的深刻体验,就能更好地站在作者的角度去品味文章之美。例如,讲小说《麦琪的礼物》时,让学生将夫妻双方互赠礼物时的场景表演出来,真正让他们进入小说角色,这样做,学生能更认真地揣摩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把握人物细腻、复杂的内心,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的情感和主题。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兴趣情境

一位哲人这样说过,“美的事物本身就具有致命的吸引力。”所以,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应适时创设富有美态的情境,让学生被“美”所吸引,利用学生的感官去发现美、感受美,品味美。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能构设美好情景的先进教学手段,其最大的上风是能将课本上平面的东西变得更加立体化。利用音乐、影像等技术将课本知识以更直观、更简单、更直白的形式再现出来,这样学生就会由眼人脑,将课本知识形成一种立体化的视觉印象。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进入自主学习,积极思索、探讨课本内容的认知活动中去。语文以文字的形式记录知识,承载思想、传承文化,假如我们能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这一手段,把枯燥的文字知识制作成生动、绚丽的课件,借助视频与音频的帮助形成与学生交流的一种互动,这样就能创设一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对语文课本内容的关注,让他们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让语文课堂效果更理想。
如讲解《评泰坦尼克号》这篇影视评论时,可以先组织学生观看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片断,通过视、听等感官加快学生对文章的熟悉和理解。又如《落日》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先观看一些纪实性的录像片断,让他们形象、全面地了解那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加深学生对这一事件的深刻熟悉,以而更好地捉住文章揭示的主题。

三、运用设置不足的策略,创设思索情境

创设不足情境在启发式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在语文课堂上,它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浅析能力、阅读领悟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疑问也是启动大脑思维活动的一把有效的金钥匙,在讲授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假如能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阅历见识,巧妙设置课堂不足,巧妙地引导学生思索、回答不足,这样就能锻炼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向纵深方向进展,提高他们解决不足的能力。巧设不足情境能够大太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度,让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体。教杜甫的《登高》一诗引导学生理解“风急天高猿啸哀”时。笔者会设置这样的不足:在《登高》这首诗中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意境的画面?谁能根据这首诗的意象“风”、“猿啸”来谈谈对这首诗歌的理解?让学生结合秋天典型的景物特点进行浅析。通过设置不足这种方式,就能使他们很好地专注于对不足的解决,让他们通过对不足的思索,形成自已对不足的解答,同时又加深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以及情感的把握。

四、恰当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想象情境

知识的体现力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但是人大脑的想象力却有着不可估量的延展空间,有着无穷的横向纵向的伸缩性。在语文课中,创设想象的情境,对于语文课来说非常重要。由于学生的想象力就意味着创造力,想象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浅析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本内容,创设想象的情境,利用一切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手段来辅助学生进入想象的境地,以而更好地理解知识。例如,笔者在教屈原的《离骚》时,利用诗歌中出现的典型性意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入诗歌描绘的意境,让学生能更好地把握诗人情感,品味诗的意蕴。

五、采用朗读品味的传统方式,创设入境情境

俗语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适时的出声朗读,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通过朗诵可以使头脑中的情景与文章中所描绘的情境逐步合二为一。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进入角色。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寓意和精神实质;只有朗读,才能让学生进入文章之中,感受文中的意境;只有朗读才能更好地拉近读者与作者的间隔,使学生真正读懂文章,读懂作者。如在讲解《哈姆莱特》这篇课文时,找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人物的情绪变化,品味人物的语言特点,就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进入作品的浅析和理解。
总之,在语文教学工作上恰到好处地使用情景教学法,就能发挥它在教学中寓教于学,寓学于乐的作用。在细雨无声中提升学生的心智、情感、思维和能力,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进展,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优化语文教学,提高语文的实效性和运用性的终极目的,以而真正地激活语文课堂,使语文课生动而又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吴怡.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J].中小学教学探讨,2009,(9).
[2]陈少军.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果——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电化教学,2002,(5).
[3]段昌平.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探讨[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4]刘永清,巧设情境,激发感悟——语文课情境教学例谈[J].青海教育,2007,[4].
[5]许翠萍.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文学教育,2009,(2).
[6]吴晓岚.谈中学语文教学中情境的创设[J].科技信息,2009,(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