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与审美教育

更新时间:2024-02-03 点赞:5935 浏览:1985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假如说“情”是语文教学的灵魂,那么,“美”就是语文教学的精华。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仅注重情感融入文本培养,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怎么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审美能力呢?

一、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1.教师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情地忘我投入,该哭时,不惜洒泪;该笑时,纵情放声;该悲时,泣不成声;该怒时,拍案顿足,要舞就舞,要画就画,要演就演……教师只有自己进入角色,才能带自己的学生进入艺术天地。教师的情感一旦感染了学生,师生的情感会交融、共振,求得实现目标的一致性,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教师用文本的情感来感动学生

有的课文本身就布满了情感,教师不必仔细浅析,深刻挖掘,只需读出洋溢在课文中的情感就能感染学生。如上《变色龙》教师摹仿奥楚蔑洛夫的口气、神态断案,其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丑恶嘴脸就会使学生顿感厌恶之情。这样,能使学生追求真善美,反对假丑恶,以达到“潜”这心扉,“润”之心田的目的。

3.在联想中深化学生的情感

联想的空间是无比巨大的,有限的文字可以承载无穷的情感,启迪学生联想。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富有体现力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联想。当学生驾驶联想的骏马驰骋纵横的时候,心中的爱憎感情就会不可压抑的迸发出来。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例,作者满怀深情地描摹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松骨峰战斗。教师用“抱”“掐”“摁”“衔”“扣”一系列动词叩击学生的心扉,使静态的文字变成动态的形象。这时,学生就会被志愿军战士与敌人殊死搏斗的壮烈场面深深感动,热爱、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4.寓情于理,升华学生的感情

课文中的“理”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凝聚于画意、诗意之中的。小中见大,言近旨远,通过活生生的画面,具体的事物,说明深刻的道理,重大主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入理”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途径。《岳阳楼记》中阐述的哲理,是题旨所在,但它是写景抒怀表达出来的。作者替“楼”作“记”,由“楼”发“论”,把画意凝聚于哲理之中,以小见大,以洞庭一湖扩展到天下国家,以狭隘感情提高到“先忧后乐”,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作者放怀“天下”的襟怀,像洞庭湖那样,开阔明朗;而“先忧后乐”的情感,又像洞庭湖那样,激荡翻滚,以而给人以哲理的启迪。

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1.培养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审美的条件

初中语文教学面对的是具有初步审美素质的群体,他们只能鉴赏一些思想内涵较浅的文学作品。因此,教师的引导,设置不足的难易程度与不足的趣味性成了形成他们审美素质的条件。开展各种活动,如用自己喜欢的诗词或句子制成贺卡或书签送给最好的同学。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制成的贺卡或书签形式新奇别致、意境幽远,诠释以对诗词的领悟与再创作,审美的目的不经意间达到了。又如,编抄报,在教学中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引发学生的共鸣,并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评述、感受,编成手抄报。有了积累做基础,不仅对学生会用语言文字去表达美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对审美力的培养有了落脚点。

2.放飞思想,拓展源头是审美能力形成的关键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经以为“直觉、间隔、移情是构成美或经验的要素”。实在这同样适用于中学语文课堂美育教学。直觉即阅读感知,多指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的感知;间隔即文本主题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阅读者通过生活经验对文本中的世界进行判定,不受现实中消极因素的干扰,并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去伪存真,进而为积累经验提供基础;移情即用自己的情感价值观评价文本中的人或事,这就是语文学习较高的境界了,已达到了深层审美的层次,动用了情感价值观、经验等多项因素,是一个人整体语文素质的体现。因此,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一定要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教师不足设置应很有技艺教学论文,应让学生放飞思想,拓展源头,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互为一体,不可分割的方式。在传递文本思想情感时,又要进行审美关照;再对文本进行审美时,又要发挥文本的思想感情,两者互相渗透,密不可分。也只有发挥两者的作用,才能体现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就是根据教育对象来看,也只有通过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才会真正“开垦”学生心灵的“荒凉”,让他们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逐步改善其人格。愿语文教育工作者,以语文学科本身出发,达到“情动于衷,美源于实,感出于真”的境界。
(责编雷艳)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