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三棱镜”

更新时间:2024-02-17 点赞:27785 浏览:13078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摘要】面对多姿多彩的文本语言世界,我们应该科学地界定其语言特性,以而正确定位文本语言的教学价值取向;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发现文本内隐的表达结构,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推动教学论文学生对类结构文本的自觉阅读;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运用语言,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以而获得语言学习的深刻体验。
【关键词】定向化结构化交际化
语文,如同阳光,能给予人光明、温暖与气力,却始终让人难以看清它的内质。于是常常有人感叹,“数学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是模模糊糊一大片”。而三棱镜可以折射阳光,我们不妨借助教育科学的“三棱镜”,折射出语文教学的七色光谱,让模糊的语文教学逐渐变得清楚起来,敞亮语文教师的教学视界,走出一条语文教学的科学大道来。
定向化:语言的“两极”之美
照理说,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经过编者的精挑细选,甚至反复斟酌,臻于文质兼美的境界。然而还是有学生和教师抱怨某些课文直白无味,没有“嚼头”。实在,我们对文本语言的欣赏局限在了“文学作品”上,对“语言作品”缺乏足够的美学审视。试看下列两段文本:
松鼠的耳朵和尾巴的毛特别长,能适应树上生活;它们使用像长钩的爪和尾巴倒吊在树枝上。在黎明和傍晚,也会离开树上,到地面上捕食。松鼠在秋天觅得丰富的食品后,就会利用树洞或在地上挖洞,储存果实等食品,同时以泥土或落叶堵住洞口。——《百科全书·松鼠》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灵敏,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总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它们似乎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布封《松鼠》
同样是写松鼠,前者的语言严谨简练,客观地陈述了松鼠诸方面的特点;而后者的语言则生动活泼,饱含着布封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很显然,学生往往喜好阅读布封笔下的松鼠,由于他用了文学化的语言,描述得生动、形象,富有灵性;而很少有学生会喜欢阅读百科全书上的松鼠条文。
我们日常所运用的语言是自然语言,本身具有二重性。我们可以直截了当、清楚明了地“直”言,也可以婉转曲折、蕴藉隐喻地“曲”说。由此,以日常语言为“母胎”,衍生出了科学语言与文学语言。不同的运用领域,也给了直白的说明和委婉的表述以各自有着的理由和价值。当为满足人精神的愉悦、闲暇的需求时,“求美”的文学语言应运而生;而当人们需要表述概念、诠释思想时,“求真”的科学语言就显得不可或缺。
不同的语言类型体现在“文本”上,则可成为“科学文本”与“文学文本”为两极的复杂多样的文本世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多为动人心弦的小说、文质兼美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寓言等“文学文本”,少有语言严谨的说明文、逻辑性缜密的议论文等“科学文本”。小学语文教学,是衷于“文学文本”的“作用建构”,还是衷于“科学文本”的“原意追索”,笔者以为不论夸大哪一极,我们都可以找到丰富的正例来自圆其说,也能够举出足够多的反例来反驳。因此,我们应该顾及的是位于这两极之间的巨大的阅读空间。假如文本靠近“科学文本”一极,那么阅读理解当以“原意”追索为主;假如靠近“文学文本”一极,那么阅读理解当以“作用”构建为主。阅读理解的“适切”,在于找准文本的那个“点”,以“点”来定“向”。什么样的文本,就应该用什么样的阅读对策。这就是阅读教学中的文本“定向”与对策“定位”。
文学作品的文本具有阅读的开放性,可以作多元解读;而语言作品的文本具有阅读的定向性,需要作逼近文本本质作用的解读。颠倒了两类文本的阅读价值与方式,就会陷入阅读的困境。上述两段写松鼠的文字,都是对松鼠外在特点、生活规律的先容说明。所不同的,前者是关于松鼠的一段“客观说明”,属于科学文本。而后者作者对松鼠的先容加之比喻、拟人、想象,文字中情感的附着也就显而易见了,属于文学文本。但无论是阅读科学文本还是文学文本,都必须首先理解语言的基本作用,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进而把握住各自的特点。尤其是阅读文学文本时,更不可放松对基本作用的解读,须正确领会作者的言语意图,一味地夸大“多元解读”,难免会造成误读乃至错解。
面对多姿多彩的文本语言世界,我们应该科学地界定其语言特性,以而正确定位文本语言的教学价值取向。文本阅读的定向与定位,将转变我们对文学作品的偏爱,以而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纯正的阅读口味。方向,往往比努力更重要!
结构化:以“举三反一”到“举一反三”
长期以来,我们试图通过一个个文本的“例子”,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然而,语文学习的规律却是“举三反一”,学生需要积累大量的言语经验,在此基础上才能转化为稳定的个性言语结构,形成语文能力。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语文实践中,获得了丰富的听说读写经验,然而这些经验往往处于零散而无意识的状态,缺乏一个知识化、结构化的建构过程,常常如“猴子下山”,学一个扔一个。即使是对文本中隐藏的语文知识,我们也常常嚼得很碎,一口一口地喂给学生,其后果是学生缺乏对知识内在关联性的深刻熟悉,结构意识淡薄。散点式的知识学习无助理解,还增加记忆负担。将言语经验知识化、将语文知识结构化,是实现语文教学以“举三反一”到“举一反三”的必然路径。
阅读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关注语句的形式结构。语言的表达形式千变万化,然而一个熟练的阅读者,往往可以“一目十行”,可以迅速而正确地把握文本的形式结构,并借此揣摩到作者真实的言语意图。这是由于熟练的阅读者,有一个完善的阅读认知结构,对所看到的文本语言形式能自觉地运用其结构,敏锐地把握变化不定的语言形式背后内在稳定的语言结构。而每一个特定的语言结构,都有特定的表达功能。比如萧红的《祖父的园子》中:“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这样一段话。
乍一看,不知道在写什么。但你只要把握住语段中“愿意……就……”、“要……就……”这个语句的结构,你就豁然开朗:作者在表达园子给“我”的自由与欢快。而初始阅读者常常停留在逐字逐句的阅读与理解上,自然就显得“笨手笨脚”了。所以,阅读教学中仅仅在个别词句上“精雕细刻”、“斤斤计较”,忽视甚至丢掉了对重点语段整体结构的阅读把握,就难免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误区,必然走不出“随着课文内容跑”的怪圈。
其次,我们要关注语段的相似结构。一般地说,每个重点语段都有一个核心意思,每个语句都是围绕这个核心意思彼此相连的,这种内在的逻辑联系就形成了每个语段独特的语言表达结构。把握了这样的语言结构,阅读时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以现在开始》为例,课文写了三个内容相似的段落:猫头鹰当“万兽之王”、袋鼠当“万兽之王”和猴子当“万兽之王”。每个段落在语言表达上都隐藏着相似的结构:谁当王?下何令?动物们怎么活?不同的人物和结局,让故事显得有趣好玩;而相同的段落结构,则让故事变得简单易懂。这样的文本故事正合孩子的阅读心理和语言进展规律,教学时可以组织板块式的教学活动,以充分体现“结构化”的教学推动教学论文功能:
板块一:听故事,知“结构”。
让学生认真倾听老师讲故事的第一个段落。听后让学生按照提示复述“谁当王?下何令?动物们怎么活?”以而了解语段的基本内容,把握段落的基本结构。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练习朗读语段中的叙述语和对话语,通过示范朗读区分两者之间在朗读语气、语调上的差别,将对话读得有声有色。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