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可以走出课堂

更新时间:2024-04-06 点赞:22685 浏览:1051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课堂为教学的主阵地,教师不离三尺讲台;学生则被尘封于有形的教室之中;为了考试,为了升学,他们所做一切就是明确大纲的考试内容,吃透教材。这很难让教师发挥自己的才华,很难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个性。因此,为挖掘学生固有的天赋,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应该多走出“课堂”。
首先,走出课堂应该让教师走下讲台,学生走出书本,走进生活之中。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生活就有语文。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边有广告牌;买东西,有附带的说明书……”实在,语文学习,不外乎听、说、读、写。听、读是对教材内容的输入,说、写则是对教材内容的输出。听的形式很多:听人说话、听广播、听各种录音等,“谈虎色变”讲的实在就是听众的反映,《口技》一文在描述表演者技艺高超时,也是通过听众的反映来体现的;而读呢,中国历来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描写,可见读尤其是多读的重要量。这里又牵扯到读什么和怎样读的不足。读什么?我们不妨引用鲁迅的《拿来主义》中的说法:“占有”,即拿来。至于怎样读?这时候才真正要发挥老师的作用,即指导学生如何“挑选”,如何“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说的方式也不少,与人谈话、即席发言、集会演讲等;写在这四个环节中尤为重要,假如要写出简单的、普通的一篇文章,可以说具备一般的写作知识就足够了,但要想写出高层次的、高水平的作品,则非是常人所能及,因此,在这方面的练习要着实下工夫,单凭所谓的“我手写我口”是远远不够的;单凭教师的一些写作策略的先容是远远不够的;单凭名家名篇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到底诀窍在哪里呢?我想,还应该归之为大量的阅读,归之为亲身实践。
因此,走出“课堂”应该是学生变客观接受为主观感受。学生被封闭在课堂,封闭在校园,束缚了他们天性的发挥。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化名人,有哪一个是封闭在校园里而成名的?李白游历了大江南北,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杜甫更有“造化钟神秀,一览众山小”的杰作;王勃在十几岁就写出了气势磅礴的《藤王阁序》;夏明翰也只有十几岁便高喊出“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悲歌。这样的例子的确不胜枚举,然而我们的教师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张扬着自己的口舌,耗费了学生的青春。难道我们不应该走出现时教育的误区,还学生一片亮丽的天空吗?
其次,走出“课堂”应该变单纯的教材学习为把教材作为学习的蓝本。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把语文仅当作一种知识,年复一年,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不厌其烦地灌输。课文的例子作用失去了,一篇篇生动的课文被人为地肢解了。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尤其留意的是要考虑如何启发学生,把所学的运用到实际生活的各方面去。”好的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即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教师在指导学生选读的时候,选文要“取法乎上”,经典的、时代的、都要典范,文质兼美;对最能体现汉语特点,汉语规律的诗、词、曲、赋和散文等,要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对充分体现时代气味和时代精神的时势美文、文学精品、科普读物要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读。力求使学生做到通古知今、融会贯通、化而能用。
总之,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只要做到真正走出“课堂”,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确立这些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勤观察生活,多思索人生,他们定能在未来的生活中谱写出光辉的篇章!
张广艳,教师,现居河北大城。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