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权宪法之考试权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25 点赞:15496 浏览:697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考试制度在中国历史久远,古代中国将考试制度化为一种“选贤与能”的方式和程序,此不论是在我国还是在国外均产生深远影响,乃至孙中山五权宪法方案中将考试设计为一种政府权力,从而形成了考试中的宪法关系,并将独立的考试权定位在宪法之中。考试权思想系孙中山五权宪法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孙中山在吸取欧美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和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方式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就其内容而言,主要包括了二个方面:一方面,为了确保考试选官的真正公允,考试权必须与立法、行政、司法等机构处于同等的地位;另一方面,考试制度应推广至如西方文官制度中的政务官,即候选人需经过考试才能取得被选举为人民公仆的资格。孙中山的这一思想,在当时科举制度已经被废除,又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为国家遴选管理人才的时期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在这一设计过程里面,孙中山先生是以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敏锐目光观察到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种种弊病,并大胆地鉴戒和改革了中国古代的考试与监察制度,取长补短,合璧中西,创新了国家的分权原则。所以,五权宪法中的考试权实际上是通过批判继续来自东西方两大不同的历史渊源而创立的。当然,作为孙中山先生五权宪法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试权的创设与孙中山先生丰富的宪法思想又是和其成熟阶段的哲学观、民生史观、集体同等观、国家自由观等内容是相互呼应、相互配合的。然而,孙中山先生的宪法思想固然孕育了考试权的设计,但从理论观念到规范制度,再到实践操纵,却是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和调整。孙中山先生生前可谓不余遗力地造就和实现他所倡行的在宪政时期必须考试院独立行使考试权的主张,只可惜终究天不假年。而孙中山先生身后的南京国民政府徒将考试院形式上独立,实践中其功能更是十分有限,所谓选贤与能颇似空谈。至于本日|教育教学论文|我国台湾地区固然依旧奉行五院独立,但关于考试院和考试权的批评和怀疑之声已经不绝于耳,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更显得非常严重。因此,研究孙中山先生五权宪法中的考试权这一宪法思想的理论内涵和具体层面的操纵,从宪法学的角度探究其对于完善当今我国教育领域的考试制度和人事领域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鉴戒作用,对于推进我国的公民教育、宪政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关键词】:五权宪法考试权意义
【论文提纲】:摘要6-8ABSTRACT8-14引言14-18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14-16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16-18第一章考试权的五权宪法定位18-34一、考试的基本内涵18-23(一)“考试”的辞源18-19(二)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意义19-21(三)现代考试制度的功能21-23二、考试制度中的宪法关系23-28(一)宪法关系的基本内容23-26(二)考试制度中的宪法关系26-28三、考试权在五权宪法中的独立地位28-34(一)五权宪法中的权力创制28-31(二)考试权之五权宪法定位31-34第二章考试权的历史渊源34-49一、中国历史上的考试制度与考试权34-41(一)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传统34-36(二)科举制度对考试权创立的影响36-41二、近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与考试权41-49(一)近代西方国家文官制度的资鉴41-45(二)孙中山以考试权为中心的文官制度方案45-49第三章孙中山的宪法思想与考试权的设计49-71一、孙中山法律思想的发展变化49-51二、人性三品:考试权设计的人性基础51-54(一)“假同等”与人性三品51-53(二)考试权设计的人性基础53-54三、权能区分:考试权设计的理论基础54-64(一)从“五权分立”到“权能区分”54-57(二)从“代议政治”到“直接民权”57-61(三)从“万能政府”到“权能平衡”61-64四、五权宪法:考试权设计的制度基础64-71(一)五权宪法的逻辑结构64-66(二)考试权的独立与孙中山的考试思想66-69(三)孙中山对考试权的制度安排——考试院69-71第四章考试权的规范分析及其制度嬗变71-98一、民国前期的考试权与文官考试制度71-83(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考试权与文官考试制度72-74(二)北洋政府时期的考试权与文官考试制度74-78(三)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时期的考试权与文官考试制度78-82(四)小结82-83二、南京国民政府与考试权的实现83-94(一)考试院的成立83-86(二)考试院的组织与职权86-92(三)考试权的法制体系92-94(四)小结94三、我国台湾地区现行的考试权及其检讨94-98(一)考试权独立的意义与问题95-96(二)考试院的地位与职权96(三)考试院之组织96-97(四)考试制度的基本要求97(五)有关考试院相关问题之检讨97-98第五章考试权的历史评价与现实意义98-116一、五权宪法考试权的历史评价98-104(一)价值与功用98-101(二)争论和问题101-104二、五权宪法考试权的现实意义104-116(一)对我国当前考试制度的鉴戒意义104-107(二)对我国当前干部选拔制度的鉴戒意义107-111(三)对我国宪政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111-116参考文献116-122攻博期间发表科研成果统计12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