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30 点赞:4486 浏览:1125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大豆是最典型、最具影响力的原产于中国的作物,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蛋白质、植物油脂来源之一,孙中山先生说:“以大豆代肉类是中国人所发明。”大豆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发展壮大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豆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最佳农作物,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中国传统农业中氮肥最重要的来源。我们祖先发明了豆腐、芽菜、酱、酱油、豆豉、豆腐乳等很多大豆制品,还发现大豆的药用和饲用价值。民国时期人们又发现大豆为三百五十余种产业品之原料;近年来,科学家不断发现大豆新的用途,大豆油替代柴油,既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大豆蛋白纤维服装穿着舒适又保健还可降解;大豆肽、大豆异黄胴、大豆皂甙等新型生物制品在医药保健领域应用远景|教学论文范文|广泛。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会发现大豆越来越多新用途。二十世纪的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一百年,特别是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国大豆单产增长了两倍,远超过传统农业自春秋战国到清末两千多年单产增长总体水平,这是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的一段跨跃式发展时期。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科研体制化、制度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支撑体系的不同。传统农业是以经验为支撑的,农业技术研究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选择的效率低、周期长,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高。尽管有部分知识分子研究农业技术并撰写农书以传播先进技术,总体而言,其技术研究是个体化的,受研究者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水平的高低影响很大,局限性非常明显。农业技术传播口传身授,速度慢、范围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发挥作用更慢。而现代农业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体制化、制度化的科研为支撑,有专门的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职员,并有相应的经费支持,研发、教育、推广三位一体,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史无前例地提高了大豆生产与利用水平,与以往传统农业时期的大豆技术进步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科技是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取得长足进步的最重要推动气力|教学论文范文|。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现在位居世界第

四、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关键词】:二十世纪中国大豆历史研究对策建议

【论文提纲】:原创性声明3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3-8中文摘要8-12英文摘要12-19绪论19-29第一节选题的依据及意义19-20第二节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20-24第三节本研究的方法、重点与结构24-27第四节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之处27-29第一章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科学研究29-161第一节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科技特征30-35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30-33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33-34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34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34-35第二节民国时期国统区的大豆科研35-55一、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36-44二、大豆的科学育种44-48三、大豆的农事试验48-51四、主要的大豆出版物51-52五、民国大豆科研的动因分析52-55第三节新中国建立前东北的大豆科研55-78一、历史沿革56二、日伪时期大豆科研主要领域和成果56-68三、东北解放区时期大豆科研的恢复68-77四、评说77-78第四节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大豆科研78-107一、吉林省公主岭农业科研继续发展79-82二、黑龙江省大豆科研迅速兴起82-88三、辽宁省的大豆科研成就明显88-89四、南方大豆科研多点发展89-96五、全国大豆增花保荚协作研究96-104六、中外大豆科学交流104-107第五节改革开放以后的大豆科研107-158一、南方大豆科研的崛起107-110二、东北大豆科研继续稳步发展110-114三、野生大豆研究114-117四、雄性不育系研究和利用117-123五、大豆种质资源的研究123-127六、大豆区划的进一步调整和细化127-139七、大豆基因组学研究139-144八、大豆育种的理论、方法和技术144-146九、中外大豆科研交流步入常态146-158第六节本章小结158-161第二章二十世纪中国的大豆生产161-207第一节大豆的单产和总产变化161-168一、单产变化161-163二、总产变化163-167三、重点种植区域变化167-168第二节品种演变168-175一、农家种时期(1900-1923)168-171二、科学育种兴起时期(1924-1949)171三、科学育种渐居主导地位时期(1950-2000)171-175第三节种植制度演变175-184一、清末大豆种植制度175-177二、民国大豆种植制度177-180三、新中国大豆种植制度180-184第四节耕作制度演变184-196一、清末大豆耕作制度184-185二、民国大豆耕作制度185-190三、新中国大豆耕作种植制度190-196第五节大豆施肥演变196-199一、清末大豆施肥196-197二、民国大豆施肥197三、新中国大豆施肥197-199第六节病虫草害防治199-204一、清末大豆病虫草害防治199二、民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199-200三、新中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200-204第七节本章小结204-207第三章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的加工和利用207-243第一节中国大豆加工和利用的历史过程207-218一、民国以前的大豆加工和利用207-215二、民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215-216三、新中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216-218第二节传统大豆食品加工工艺及其演进218-225一、发酵类豆制品218-221二、非发酵类豆制品221-223三、蛋白类豆制品223-224四、豆乳粉224-225第三节大豆油脂加工225-233一、清末、民国时期的大豆油脂加工225-229二、新中国的大豆油脂加工229-233第四节大豆蛋白纤维及其生产工艺233-235一、蛋白纤维发展概况233二、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及其织物特点233-234三、大豆蛋白纤维生产工艺234-235第五节大豆新兴生物制品235-241一、大豆卵磷酯235-236二、大豆低聚糖236-237三、大豆异黄酮237-240四、大豆皂甙240五、大豆多肽240-241第六节本章小结241-243第四章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研究243-276第一节二十世纪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兴衰的历史过程243-251一、清末中国大豆一枝独秀243二、民国时期中国大豆先盛后衰243-248三、新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形势彻底逆转248-251第二节中国大豆生产贸易兴衰的原因分析251-262一、积极因素251-255二、消极因素255-262第三节中国大豆生产和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262第四节未来中国大豆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262-264一、中国大豆发展战略背景分析262-263二、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指导思想263三、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目标263-264第五节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建议264-276一、中国绝不放弃自己的大豆生产264-266二、坚定不移“主要立足国内解决大豆供给问题”266-267三、突出抓好大豆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267-272四、加大大豆生产和出口的支持力度272-275五、提高大豆产销的组织化程度275-276参考文献276-286附录286-300一、民国实业部关于全国农事实验场调查的各项统计(1936年)286-290二、东北解放区大豆试验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标准290-295三、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大豆“超级种培育”项目建议摘要295-300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300-301致谢30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