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职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特色建设与实践探究

更新时间:2024-02-25 点赞:30289 浏览:13586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积极对接装备制造业,成立了校企合作联盟,优化了“能力递进、项目教学、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了“层次化、模块化”课程体系,形成了素质优良、爱岗敬业的教学团队,校企共建了财政支持的“工位足够、设备齐全、教培一体”的实训基地,建设了共享型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引领和带动了区域内同类专业群的发展。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实践
作者简介:彭娟(1982-),女,湖南邵东人,邵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助理讲师。(湖南 邵阳 422000)
1007-0079(2013)29-0032-02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等相关文件精神,按照“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邵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服务湖南“四化两型”建设和对接装备制造业发展为宗旨,通过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践教学条件、专业教学资源、教学管理制度、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更好地为行业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引领湖南省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一、专业建设内容

1.成立了校企合作联盟,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联合三一湖汽、万事达电梯、邵纺机、神风动力、山立水电等知名优势企业,建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联盟,成立理事会,下设秘书处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职业培训委员会和培养质量监控委员会;完善“日常运作、对话协作、运行驱动、产学合作”四大运行机制。具体组织框架如图1所示:
搭建理事会决策层、秘书处及各专业委员会组织协调层、各项目组实施操作层的三层次组织机构,理事会主要负责联盟体管理、发展规划、确立合作项目、绩效考核等重大事项,由学院院长、企业总经理、行业协会会长等组成,由学院院长任理事长;秘书处主要负责日常工作事务,协调各组成员之间的关系,由机电工程系主任任秘书长;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专业建设指导;职业培训委员会主要负责组织企业员工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培养质量监控委员会负责对人才培养实施过程及质量的监控。

2.优化了“能力递进、项目教学、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机电一体化技术校企合作联盟,校企共同夯实“理实一体化课堂,校内外实训基地,企业顶岗实习”的相互融合人才培养平台,优化“能力递进、项目教学、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培养方案共订,双师队伍共培,实训基地共建,教学资源共享,培养过程共管,校企文化共融。如图2所示:

3.衔接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升级需求,完善课程体系

根据职业岗位要求,按照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分析,优化“职业基础模块、专业通用模块、岗位方向模块”三个递进式层次的课程模块,完善“层次化、模块化”课程体系(见图3)。
根据现有中职机电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结合中职毕业生的学习基础和技能水平,设置适应普高和中职学生基础的不同起点专业选修课,实现中、高职在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的有效衔接,为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就业发展方向提供支持。

4.形成了素质优良、爱岗敬业的教学团队

学院聘请企业现场专家与骨干教师组成校企双专业带头人,引领专业建设,构建了一支“素质优良、爱岗敬业”的院级教学团队。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专任教师21人,教师6人。专任教师中,拥有教授4人,副高职称8人,硕士以上学位10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1人,双师比例达80%。主持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3项,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3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教育厅教研教改重点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5项,市厅级科研课题13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19余篇,其中中文核心刊物52篇,SCI、EI、ISTP收录22篇,获湖南省教学成果奖3次,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次,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登记权1项;对外技术服务31项,为企业创造了1000万元以上的经济效益。2012年,该团队2名成员分别获湖南省信息化教学大赛二等奖,其中1人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信息化竞赛获得全国二等奖,并在湖南省专业负责人说专业竞赛中获二等奖。

5.校企共建了财政支持的“工位足够、设备齐全、教培一体”的实训基地

按照“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理念,围绕学生技能的培养,经过几年的建设,本专业拥有在用工位总数627个、价值742万元的实习实训设备、财政支持的“教学、培训、科研、生产”四位一体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能充分满足专业实习实训教学需要,项目开出率达100%,生产性实训比例达53%,实训室设备配置与场地规划满足开展生产性实训和企业员工培训的功能要求。实训车间全面推行6S管理。
为培养学生实际岗位技能,进一步提升职业素质,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基础上建成了紧密合作的15家校外实训基地,能充分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求。

6.建设了共享型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

本着创新性、开放性、共享性原则,依托校园网和职教新干线平台,本专业已建设了专业建设标准库、课程资源库、培训资源库、专业素材库四大子库,校企共建了《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运行与维护》、《电力拖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变频技术》、《液压与气动》、《可编程控制器》等7门课程资源;中高级维修电工培训、制图员培训等培训资源有虚拟仿真软件4套,开发素材资源318个。全部资源已在校园网络学习平台公开,以供师生共享使用。利用职教新干线平台,本专业所有教师和学生都建立了个人空间。专业教学资源库为专业教学及学生和合作企业员工自主学习提供了开放的平台,促进了优质资源的区域共享。

二、取得的成效

1.为区域内装备制造业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显著增强

通过对接企业人才需求,进一步完善“能力递进、项目教学、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巩固校企共建的“理实一体教室,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平台,毕业生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切实提高,每年为区域内装备制造业输送合格毕业生300人以上,工作能力企业满意度92%以上。

2.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本专业每年接纳社会培训、下岗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邵阳地区中职相关专业师生培训共3000人次以上,成为区域内机电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训基地。
通过校企合作,全方位、多途径提高团队教师双师素质,提升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向区域内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推广,帮助企业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邵阳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撑和智力保障。

3.辐射和引领区域内机电类专业群发展的效果更加明显

本专业己立项为湖南省高职特色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条件改善、教学资源建设方面为相关专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可以辐射和带动区域内电气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相关专业群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刘安宁,刘一兵.机电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44-45.
刘源于:党校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一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11,(5):99-100.
[3]王永红.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培育高端技能型人才[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6):123-125.
(责任编辑:王意琴)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