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本功基于教师基本功建设学校文化进展

更新时间:2024-01-29 点赞:32028 浏览:1456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十八大提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良好的学校文化是人民满意教育的前提。教师又是学校文化的建设者、领导者和传播者,教师的基本功是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教师善的职业品质、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适时的信息素养能力和美好的教师形象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基础也是教师不可或缺的素质。
关键字:学校文化;教师基本功;学校文化发展
十八大在改善民生和创建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中,首先就提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教育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还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可见新时期教育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教师是教育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要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需要学校有个优质的文化氛围,也就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

一、教师基本功发展及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

(一)教师基本功的内涵。《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名师和领军人才。”造就一批中小学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要求我们广大中小学教师不仅做好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还要在工作之余利用自己的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这也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教学的基本能力外,还要达到一种先进的教育艺术水平。教育是一种由经验向科学转变,有科学向艺术转变的过程,教师要达到这种水平,应该要具有以下基本素质: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娴熟的知识管理能力、善的教师职业品质、高效的教育教学能力、合理的班级组织和课堂控制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有效教学评价和反思能力、适切的教学科学研究能力、适时信息素养能力和美好的教师形象。
(二)学校文化发展的内涵。所谓学校文化发展,就是指学校办学主体充分发挥其文化认同、选择和创造作用,通过长期的办学实践,积淀和创造出为其成员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使学校形成独特的“文化个性”。学校的“文化个性”一旦形成传统,就会成为一股无形的力量,引导着师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心理情趣和行为作风。师生会自动地,不用思索地按照学校的思维去思考,去行动。学校文化像一块学校的吸铁石,把师生员工凝聚在一起。学校文化又如一个大熔炉,学校里如果来了一位新成员,立即会熔化在这个文化传统之中。学校文化发展相对于社会文化发展而言,它具有教育性、选择性、创造性和差异性。

二、教师基本功在学校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是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主要阵地,同时学校文化也体现了广大教师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设都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和创新,良好的教师基本功是学校文化健康发展的奠基石。

(一)良好的教师基本功对学校文化发展的建设作用

学校文化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主体以校园为空间背景,主要围绕教学活动和学校生活而创设。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是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者,也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的主体。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外壳,属于学校文化的表象层,它主要包括校园建设、学校的设施设备建设、环境建设、校容校貌建设等。物质文化建设需要他们的共同参与,共同配合,并要求教师以主人翁的身份要求和监督学生爱护环境,爱护公物。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在机制和支柱,属于学校文化的过渡层,它主要包括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等。教师是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同时也是制度文化建设的设计者和建设者。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灵魂,属于学校文化的观念层,它主要包括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观、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态度作风等。教师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只有广大教师的一致努力,才能将学校的精神文化内涵建设的更加丰富和更具有时代和本土气息。

(二)优秀的教师基本功对学校文化发展的领导作用

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领导者,也是学校文化的领导者。在学校进行物质文化建设的时候,集思广益,是教师将学生的需要传达给了学校,学校增添新的设备、建设校园环境等。也有许多物质文化建设需要教师领导学生为学校添砖加瓦。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时候,学生需要在教师的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的实施。如,学校的元旦晚会,需要教师的主题指导,需要教师的计划指导、需要教师的步骤指导、甚至需要教师指导实施以及现场管理。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时候,教师更是核心的领导者,他们不仅要对学校的制度文化进行不断的改进同时还要领导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建设学校的制度文化。

(三)卓越的教师基本功对学校文化发展的传播作用

教师是人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更是学校文化的传播者。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书本知识需要教师的传播这是很显而易见的,但是教师传播的职责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很多隐性的文化需要教师去传播。学校的物质文化从建设到发展到运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的许多信息都需要教师的传播。学校的制度文化是隐藏在学校的条条目目的框架中,教师首先要自己学习,然后将这些存在的制度文化传递给学生。学校的精神文化更是如此,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和吸收新的文化和时代的主题,将其融入到学校的精神文化之中,将他们传递给自己的同事、领导以及学生。
三、加强教师基本功建设,提升学校文化。教师基本功发展状况将决定教师能否从事学校文化建设,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如何建设学校文化。在社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学校也应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文化建设,这就尤其需要教师具有善的职业品质、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适时的信息素养能力和美好的教师形象。
(一)发扬教师善的职业品质。在2009年教师节前夕,国家主席在北京第三十五中学调研,看望全校师生的座谈会上提出,教育是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事业,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他希望广大教师要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一名合格的人名教师。 源于:论文结论范文www.618jyw.com
简单的教师二字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却代表着深刻的内涵,作为社会分工的一种职业来看,它是社会的一名工作者,因此我们需要有忠诚、敬业和奉献的品质等;作为职业教师工作者,我们需要有慎独、至善和坚忍不拔的品质等;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一员,我们需要有宽容、正直和感恩的品质等;作为老师的我们,面对广大学生,需要有爱、公正和具有相关礼仪的品质等。当然,在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中并不仅仅只需要这些职业品质,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他们更应该具备其他许多一般人所不具备的品质。同时,这些品质的具备要体现在他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培养教师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英国文豪萧伯纳也曾说过:“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在现实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无处不在。教师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沟通是关键的一环,他们要建立起与学生之间的师生沟通,与教师之间的同事沟通,与家长的沟通,与领导的上下级沟通。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的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沟通。除了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沟通以外,课外的沟通也是必要的。通过课外的沟通,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对学生进行引导,了解生活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和困难,对学生进行鼓励。并且更容易建立一种情感上的联系。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师之间要团结无间,互相配合”。学校是一个集体,教师在学校里是作为一个教育集体共同担负育人任务的。学校文化建设不可能只靠一两个教师来完成,而必须依靠整个教师集体的协作、配合才能完成。教师之间的沟通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关于对学生教育的业务上的沟通。二是同事之间作为个体存在的人际沟通。教师在人际沟通中要遵循平等尊重、真诚相容、倾听共鸣和互惠的原则等。
(三)提高教师适时的信息素养能力。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将人类社会划分三个阶段:农业阶段、工业阶段,信息阶段。根据这个学说,我们目前正处在信息社会阶段,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而在学校这个育人的摇篮里,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如何培养和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指的是有能力从各种不同信息源(图书馆、国际互联网等)获取、评估和使用信息,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心理等方面。信息意识是教师信息素养的灵魂,是指人面对不懂的东西,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信息技术产生了许多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它既是教师信息素养的理论基础,也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要求。只有首先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然后才能更好地理解与应用它。教师的信息能力是其信息素养的核心,也是影响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不仅要求教师提升获取信息的能力,还要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去搜集、获取、传递、加工、处理有价值的信息。信息道德是教师信息素养的保证。海量的信息资源通常会良莠不齐,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分析、筛选信息的能力,同时知道一些防止计算机病毒和其他计算机犯罪活动的知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还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注意到使用的信息资源是否存在版权问题。

(四)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建设美好的教师形象。学校的风貌体现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教师的形象,也可以说教师的形象就是学校文化的一扇窗。所谓“教师形象”,是指一定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之下,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群体或个人在其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表征属性,以及社会外界对其职业的期望和评价,是其内在形象认知和外在形象确认的统一。学校文化建设需要教师内外兼修、心灵美与外在美统一的师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关注自身的形象建设,教师的成长应当与自身形象建设同步。“教师形象”所代表的内涵丰富,笔者尝试用九个字来简洁概括:“端、净、言、表、行、气、趣、度、稳”。这个九个字中,前五者喻之为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其美好形象的“外在”,后四者则对应为“内在”。 教师的外在形象主要是指教师的外貌、服饰、礼仪以及言谈举止:“端”——端庄得体的服饰;“净”——干净整洁的外貌;“言”——得当温暖的言语;“表”——淡定不夸张的表情;“行”——礼貌大方的行为举止。内在形象是教师良好素质的集中体现:“气”——教师职业气质、精神状态;“趣”——教师对世间万物的审美情趣;“度”——合适的尺度;“稳”——优雅的风度,良好的教养。
结语:学校文化的不断发展,需要不断的加强教师善的职业品质、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适时的信息素养能力和美好的教师形象,是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者、领导者和传播者。在十八大召开的新时期,我们应该积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参考文献:
林崇德.师德通览[M].济南:山东出版社,1999:571-572.
张文光.人际关系与沟通[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 57
[3] 娄立志.21世纪教育的新理念——从《学会生存》到《教育财富蕴藏其中》[J].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9):5.
[4] 汤瑷宁.基于教师校本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建设[J].重庆:西南大学学报,2009(4):8-9.
[5] 李太平.信息教育论纲[J].太原: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4):10-15.
[6] 杜玉仗.美国信息素养教育与研究的启示[J].兰州:电化教育研究,2005(10):41-47.
[7] 荣曼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研究[J].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3):11-17.
[8] 丁素云.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探讨[J].北京:基础教育,2005(11):64-65.
[9] 阮成武. 教师专业形象的价值取向与现实建构[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2(6): 21-25.
[10] 周星. 社会变迁与教师形象——银幕中的教师[J]中国教师,2004(9):20-24.
[11] 邱卫东. 现代教师形象的设计策略[D]. 教育评论,2003(3):38-4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