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难点例析如何应用肢体语言突破教学难点结论

更新时间:2024-02-21 点赞:20223 浏览:865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活动,教师慈爱的面部表情,亲切的眼神接触,幽默的课堂语言,都可以让学生获得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而一些简单的手势和姿态,就可以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复杂的问题形象化,在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和演示的过程中,使整个教堂教学变得快乐而高效。下面就生物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例子做以展示和探讨:

1、氨基酸的结构与相关计算

刚上高一的学生,只有一点点的无机化学知识,无法充分理解氨基酸的结构,在这个时候花费时间去讲解其中的原因和道理是没有必要的。所以我们只是要求能记住、会计算。除了死记硬背的方法,我们可以结合身体的形态与动作让学生参与想像和思考。
1.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把一个人体想像成一个氨基酸,躯体是碳原子,一手是氨基,一手是羧基,两条腿代表氢原子,头部表示R基,我们识别不同的人,最准确的方法就是看头部,因此对于不同氨基酸的识别就是看R基。那么是不是只要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的分子式都代表氨基酸呢?必须强调一点,同时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就好像两只胳膊必须连在躯体上一样。
1.2 脱水缩合的计算:让一部分学生代表游离的氨基酸,手上贴着两种颜色的纸分别表示氨基和羧基,然后手拉手站成一排,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什么样的两只手拉在一起?中间是怎样脱掉的水?脱去水后还是原来的氨基摘自:毕业论文怎么写www.618jyw.com
和羧基吗?连在一起的手应该叫什么?作为一条肽链,现在还有几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再加两条肽链,共有几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如果已知一条肽链上有3个氨基4个羧基是怎么回事?把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搞清楚后,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肽键数目与氨基酸数目、脱水数目之间的公式关系。

2、染色体组的判断

在教材中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难点。尤其在高三复习时,不仅涉及到染色体变异类型中多倍体、单倍体的判断,还把染色体、基因、性状联系到一起并结合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更加抽象难懂。
1.1 通过染色体的形态来判断染色体组:伸出一只手,每个手指代表一个染色体,5个手指形态大小各有区别,手上应该具备的特征都有了,类比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功能各不相同,但含有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套遗传物质,属于一个染色体组。再伸出一只手,代表两个染色体组,三只手、四只手……,如果每只手都只留出一根手指,如都留出大拇指,代表几个染色体组呢?总结规律:有几个相同的染色体就代表有几个染色体组。
1.2 通过基因来判断染色体组:根据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这一特点,将手指上的指甲或相同位置的指关节看做是基因所在的位置,更直接的做法是可在一个手掌上手指的不同部位写上不同读音的字母代表不同的基因,其他手掌的相应位置写上对应的字母,大小写代表等位基因,教师可以和几个学生一起在讲台上演示,也可以让学生分组演示,并得出结论:有几个发音相同的字母就代表几个染色体组。

3、关于神经结构的理解

3.1 神经元的结构:两种突起的识别,经常被学生弄错,可以让学生将一只手伸开,五个手指代表树突,手掌代表细胞体,手臂代表长长的轴突。
3.2 突触的结构:一只手握拳,代表轴突末端分支膨大形成的突触小体,另一只手展开,手指并拢代表突触后膜,两只手相互靠近,之间的空隙代表突触间隙。可以在握拳的手中放一些小东西(如粉笔头等),代表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直观地解释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同时,结合前面演示的手臂代表轴突,说明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在教材中,还有很多适合演示的结构或过程可以用肢体语言来进行形象的模拟和比喻,如手掌相合演示气孔的张开与闭合;两手五指交叉相握表示肾小球的结构;两个相同的手指交叉、分开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和分离;一手握拳,一手拿书站立代表一个核苷酸等等。既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又丰富了教学内容。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