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中对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更新时间:2024-03-02 点赞:4823 浏览:1075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对培养创新精神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是更好的贯彻自然教学的“指导学生自行探究、应用知识”的教学摘自:本科毕业论文结论www.618jyw.com
原则所必需的.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主体意识

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创设一些悬念,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变为数学的对象,把生活的实际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从数学的角度,并运用数学知识对其进行思考,对之进行解释、阐述,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的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想学”、“我要学”.例如:在“三年级下册应用题的学习中,为了让同学们更了解题意,老师在讲述例题时加入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如:在教学96页例5时,可以先以学生、老师的年龄为例出一题(学生的年龄是十岁,老师的年龄是学生的二倍,老师多少岁?校长的年龄比学生和老师年龄的总和还大十三岁,校长多少岁?)让学生思考。然后再进行例题的学习.学生们的兴趣被调动是来了,学习热情很高涨,他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这样学生的思维在教师提供信息的撞击和引导下得以活跃,使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研讨气氛中.

二、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1. 增加学生的操作机会

在教学一年级“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师课前准备几种种子各1000粒,课上时分给每个小组各一份,看哪个小组数的又快又准.在学生数的过程中,老师尽量不要干涉学生的活动.让学生独立自主的把任务完成.随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再让学生分别将自己数的过程和结论有序地、完整地口述出来,然后请全班评议哪种方法比较好.教学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交流了多种观点,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最后由教师评议认为比较好的方法,讲出算理,让学生们掌握对1000以内数的理解和认识.

2. 指导学生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获取新知识,这是最高的学习技巧.数学知识一环扣一环,根据学生认知特点,教材内容是螺旋式上升编排,它们纵有联系,横有发展,形成知识网络.所以学习新知识时,找准新旧知识过渡的“桥”,让学生主动地发现规律,掌握规律,有利于能力培养.例如,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时,教师联系学生已有知识,提出有启发性问题让学生观察思考:“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样推导的?”引导学生将梯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推导出来.教师设计了实验报告:
l.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形.

2.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 )和( )的和.

3.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 ).

4. 每个梯形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

指导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按“实验——讨论——填空——汇报——归纳”的程序去进行探索.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探索、讨论等活动,能有根有据地归纳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接着学生根据已学过的公式算出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及其中一个梯形的面积,巩固公式的来源.

三、完善评价体制,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评价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的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使用性,使学生发现数学、喜欢数学,并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并主动获取知识,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素质.
责任编辑 邱 丽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