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高职基于企业顶岗实践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经典

更新时间:2024-03-20 点赞:27887 浏览:1225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根据企业顶岗实践经历,结合目前校企合作的特点,对企业顶岗实践应用于“双师型”师资培养领域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并就相关配套管理机制的建立给出了见解。
关键词:企业顶岗实践;高职;“双师型”教师;校企合作
1672-5727(2013)08-0071-03
笔者有幸在2012年7月2日到8月24日参加了经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批准,由广东省教育厅委托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高职院校骨干教师“企业顶岗”国家级培训。丰富、先进的理论讲座,前沿实效的实操培训,让笔者受益匪浅。笔者现结合此次为期8周培训的体会,就企业顶岗实践与“双师型”教师培养展开讨论,并着重对高职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管理机制进行探索。
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与资格认证
“双师型”教师也称“双证型”教师,是指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又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岗位技能、取得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双师型”在高职院校中,既指院、系各专业专任课教师的专业和技能方面的人员构成比例,也指教师个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的能力体系结构。笔者此次暑假下企业顶岗,也正是因为需优化“双师”结构,提升企业岗位技能,才被安排参加的。
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论证,教育部《关于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的附件1“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明确指出:“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1)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4)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客观而言,以上“双师型”资格认证条件不太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过于苛刻。不过让人欣慰的是,近几年来国家已大力开展了“国培”等师资培养行动,正用多种途径逐步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
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与策略
在我国,各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常用且有效的途径和策略有以下几种。
拓宽“双师型”人才的引进渠道 教师的引进可以不再局限于各大师范类高校的毕业生,在重视学历的同时也要重视其专业技术实践技能水平,应拓宽“双师型”人才引进的渠道。从一些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引进的优秀人员实践经验丰富,在企业一般能熟练驾驭各种先进的专业技术实操,并已经取得各种“工程师”、“会计师”等职业技术资格证书。有这些坚实的基础,可以很大程度缩短新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过渡的周期。
做细做大校企合作 加强校企合作,找到校企合作的利益双赢点,整合双方资源,优劣互补,互惠双赢。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引企入校,或建立产学研合作校外教育基地;从合作企业聘请多位生产和管理方面的高层领导、资深专家,成立产学研结合教学指导委员会,以报告、讲座、集体培训学习等多种不同的形式指导“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产学研教学工作的开展;从实习基地或企业的生产一线聘请工程技术尖子作为校外教师,与校内专职教师共同研讨教学计划、开发课程;面向地区产业、行业的应用与发展,积极鼓励教师结合教学需要开展生产性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走出校门,拓宽社会服务渠道,开展不同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内容上紧扣专业能力培养和社会科技生产,形式上则可以多式多样,如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收集教学案例;开展科技下乡下企业活动,主动承担一些科技项目或工作任务,(如客户管理、产品销售和技术研发)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拓宽教师的视野,丰富其理论知识,还可以强化其专业技能实操能力,培养其专业情感、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理论水平、实操技能齐头并进,从而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
分派到企业顶岗实操 精选人才作为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分派到企业进行企业顶岗实操,学习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新型实操技术等,达到学有所成,“传帮带”青年教师,激活整个专业师资团队学习与研发氛围,带动课程开发,盘活学科研究,重视职称评定,强化技能实践,优化教师结构,培养更多更精的“双师型”教师。
这次培训,笔者所在学院一共有两个专业共8位教师参与,这两个专业都是省级示范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和文秘专业),参与的教源于: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GetFullDomain}
师也都是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在示范专业中,选出优秀教师先下企业顶岗,然后再“传帮带”青年教师,辐射其他专业,这种“以点带面,逐步开花”的“双师型”师资培养方式效果非常好。
高职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的作用与意义
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是一种较有效的师资培养方式,其对高职院校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双师”结构优化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学习先进专业技能,在顶岗中见“真知” 企业与院校不一样,其应用的专业技术往往是最先进的,也是最适合社会生产和行业发展的。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部分都没有实际企业和行业的经历与经验,其拥有的通常是丰富的理论知识,而对于先进的专业技术欠缺较多。通过企业顶岗实践,教师可将理论与企业工作中的先进专业技术联系起来,做到相互融通,剔除陈旧的理论,吸收先进的专业技能,在顶岗中见“真知”。
深入企业工作岗位,“角色”改变教学思维 深入企业工作岗位,顶岗承担实际的生产任务,在生产过程中,繁忙的流水线生产、轰鸣的机械运转、灰霾的车间烟尘、刺眼的焊接弧光、往来穿梭的物料车以及团结协作齐心进取的办公室氛围等,所有这些,不再是院校的安静与井然,也不再是院校的为师之尊。在先进的生产理念和人性化管理下,企业间残酷的竞争,使市场成为了教师企业顶岗实践好坏的最终判官,“角色”的改变,无形中培养了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并赋予其知识与技能的时代眼界,提升和改变其陈旧的教学模式与思维。 挖掘行业与专业共性,校企合作到深处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校企合作要做到全面发展,必然要协调发展;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必然要坚持以人为本。不能每个专业都展开与企业的合作,可以协调先上示范专业;不能所有教师都进企业顶岗,可以协调先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进。教师下企业顶岗,员工进院校兼教,行业与专业的共性与异性,在不断的学术深入探讨与技能广泛实操中逐渐体现,企业岗位的设定、项目专业的更改、教学计划的修改、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等,都应在持续合作中走向深入,并有凭有据。
高职教师企业顶岗管理机制的建立
教师企业顶岗实践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工作,涉及高职院校、行业企业、教师员工和学生等,必须根据目前我国实际国情,结合现阶段教育体制,制定出既符合企业利益,又符合院校发展的、科学的和具可操作性的管理机制,让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规范化、持续性。
领导重视,做好顶层设计 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企业顶岗实践的相关政策、法规、方法和机制等都不够完善。无论是国家层面的高层领导,还是院校与企业层面的高层领导,必须首先重视,结合国情、校情和厂情,充分调研,去旧推新,找准校企双赢点,以院校教师和企业员工为本,以行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终极目的,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政策法规,做好顶层设计。
教师响应,理解顶岗的本质 千百年来,教师内心一直有一种自我优越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都说明了这一点。自我优越感让教师很难放下身段,放下架子,去到企业与一线工人在车间“打成一片”,教师内心深处对于下企业顶岗实践是排斥的。院校主管部门,如教务处、校企合作处和系部必须做好前期宣传工作,向教师讲解企业顶岗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解读发达国家高职院校企业顶岗的有关政策与管理机制,消除教师离开院校孤身一人到企业长期实践的内心不快,解开其放弃教学深入企业顶岗受院校和企业双向管理、监督与考核的疑惑,让教师明白高职教育不能脱离企业、远离市场自成一派地发展,校企合作是必然趋势,企业顶岗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让教师真正理解企业顶岗的本质,从而积极参与,做到主动顶岗,而不是“被”顶岗。
专业对口,合作逐层深入 我国的校企合作虽有相关政策支持,但其实目前依然没有真正配套法律保障,这使得很多地方的校企合作都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政府的实际支持与引导,也没有经费的保障,企业的利益点很难寻找,就会造成摘自:毕业论文前言www.618jyw.com
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甚至不动,一边热一边冷的局面,合作办学缺失内在动力。合作尚难,寻求对口的专业就更不容易了,若要持续深入地合作,国家应尽快制定相关法律,并切实抓好法规文件的执行,为校企合作提供健全的利益保障,使院校的专业与企业行业互相对口,将合作逐层引向深入。
以点带面,培养有序分段 选派教师去企业,在目前实际情况下,只能以点带面。应先考虑专业课的专职教师,衡量其专业与企业岗位是否吻合,同时做好筛选,优选工作认真负责、发展潜力较大,具有一定带头作用的教师先下企业顶岗,如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并根据上述“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对“双师”素质考核的要求,5年一个周期,通过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争取让更多教师在企业一线顶岗实践的时间累积达到2年。至于顶岗的具体时间安排和形式等可以校企双方协商,可选择寒暑假挂职顶岗,也可在学期中申请顶岗。一个周期下来,院系各专业师资“双师型”结构能得到大大优化,使更多教师获得企业实践经验,真正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奖惩分明,监督考核全程化 主管领导和主管部门必须站在教师的角度,以人为本地考虑问题,既要了解教师下企业需要克服很多思想上的和实际生活上的困难,又要对事不对人,凡事客观务实;既要公开公平优择优选,又要严格监督,公正奖惩。教务处、督导室、校企合作办、系部和企业各职能部门必须相互协商,达成一致,并制定出详细的、定性定量兼备的、可操作性强的奖惩制度,做到监督有内容、考核有依据,如此才可以让合作进一步深入、持续开展。
总结吸收,改革循序渐进 将校企双方对顶岗教师考核的结果载入师资培养档案中,同时组织顶岗教师进行专项实践工作汇报,总结经验、分享心得,对顶岗教师收集到的有关最新专业前沿技术、行业发展动态以及企业一线的产品设计与研发、技术改造与应用、项目应用与开发等,充分研讨与吸收,并组织其他教师一起探讨学习,循序渐进、与时俱进地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师资培训等各方面逐步改革,即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完成教学改革,也缩短校企间、专业与行业间的距离,为企业培养出更加全面的、综合的优秀人才。
毫无疑问,企业顶岗实践对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和途径,但由于作为一种较新型师资培训形式,政府、院校、企业、院校领导、企业高层、院校教师和企业员工等相关的单位和个人都没有做好准备,同时相关的政策法规、配套管理机制等也都还不够健全,这虽是一条正确的路,同时也是一条需要不断开辟、总结和完善的漫长道路,衷心希望这条路越走越宽,让我们的高职教育、高职师生与企业、行业都受益。
参考文献:
朱向平.“双师素质型”教师的培养难点及其改进对策[J].大众科技,2012(6).
刘丽,张晗,关曼苓.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保障机制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3]方珍,唐敏.高职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途径和策略[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8).
[4]张蔚勇,陈汉章.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途径[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5]王晓峰.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顶岗实践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1(1).
[6]王升平.高职专业教师顶岗实践培养模式的有效性探究[J].科教导刊,2011(8).
[7]张君维.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实施途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
[8]张翠明.高职教师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职教论坛,2012(8).
[9]程雅菊,周鹏鹏.高职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管理机制研究[J].职教论坛,2012(5).
作者简介:
陈永遥(1981—),男,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技术教育、电子商务、高职教育和建构主义教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