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研究农村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

更新时间:2024-03-20 点赞:5085 浏览:1378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以尊重“双师型”教师的校园文化为导向,引导中职教师自觉树立“双师型”教师价值观;依学校专业设置规划,制定科学的教师队伍结构目标和量质并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行动方案,即:跨行业选拔考察学科精英,进行学科带头人培养;选送核心专业课教师,进行专业骨干培养;师徒结对帮扶,进行新人培养;实训基地工教结合,循环锻炼进行“实用”培养;开展技能竞赛,促进自主提高;鼓励技能考证进行“双栖执业资格”培养;校企双向交流挂职锻炼与引进进行补充培养;对高层次社会闲散师资进行网络“储备”培养,建立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政策保障与评价激励机制。
关键词:农村中职学校;“双师型”;培养途径;策略模型;保障机制
1672-5727(2013)05-0071-03
问题的提出
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职称,能熟练进行专业理论课教学,同时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1)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经验的中级(或以上)技能等级证书者(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2)近五年中有一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机构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3)近五年中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当前,“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途径主要有“技能考证型、短期培训型、学习考试型、挂职锻炼型、企业引进型”等类型。从总体上看,这些做法呈现了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培养的主体还是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是一种内部培养;二是培养的时序主要是后继培养,即培养现有的专业课教师,没有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三是培养的重点是补偿式培养,教师缺技能补技能、缺经验补经验。这样的培养策略缺乏系统性与前瞻性,从长远发展看,要真正解决职业教育师资问题,不能完全依赖学校与教师个人的努力,而中国论文中心www.618jyw.com
应彻底改变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引进制度,建立职业教育教师资格标准制度,实现职教师资的社会化培养,并建立健全与之相应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与体制。
遇到的问题 在我国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今天,各中职学校采取一系列途径和方式,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但对农村中职学校来说仍存在不少问题:(1)专业课教师占学校教师队伍的比例不足50%,明显低于60%的国家要求,且专业课教师90%以上是从文化课教师转岗或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的,缺乏专业理论基础与有效深入企业实践实训锻炼的渠道,实践经验普遍不足;(2)学校专业设置变动频繁,专业课教师中专业对口的比例很低,多数专业课教师缺乏跟踪专业发展的能力;(3)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政策保障及评价激励机制等不完善,多数“双师型”专业课教师在参与中小学教师晋职晋级竞争中仍处于劣势,“双师型”教师的继续培养与持续专业成长困难;(4)现有“双师型”教师主要是较低级别的“双证型”教师,多数对实际生产过程并不熟悉,导致农村中职学校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没有形成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专业教师及一般教师的合理梯级结构。
研究设计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农村中职教育特点与本校教师队伍结构的调查分析,及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行动研究,探寻适合本地农村中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策略模型与保障激励机制,为学校乃至本地区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与评价管理提供决策参考;通过本课题研究,构建适应农村中职学校科学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策略模型,指导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实践行动,促进专业教师持续健康成长,优化中职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郧西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代表的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行动研究与经验总结等方法相结合。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国内外“双师型”教师培养文献收集与启示研究;(2)农村中职教育特点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关系调研;(3)校本“‘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实践行动探索;(4)“双师型”教师培养多种途径比较与综合分析。
研究过程及其分析
农村中职教育特点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关系调研 农村中职教育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教育门类,其教育特点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1)农村中职学校教育仿高等教育的专业分类与教学管理模式,客观上需要大批既懂专业理论又有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2)套用中小学教育教师管理体制和职称评聘模式,造成高层次专业教师引进与自主成长困难;(3)学校专业设置变动频繁,造成专业教师队伍稳定性差,专业教师知识与技能更新速度往往落后于专业技术的发展更新速度;(4)以培养基层技术管理人员与基层技术工人为主要目标,学校批量培养教学需要的中低层次“双师型”教师具有现实可行性。
“双师型”教师培养实践行动研究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根据本校教师队伍结构现况与学校专业设置规划,制定科学的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结构目标和量质并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行动方案。
2.积极搭建网上网下结合的宣传、培训平台,营造争当“双师型”教师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综合利用学校网站、校报校刊、宣传栏等平台,报道表彰“双师型”教师成长事迹与业绩,引导教师自觉树立与农村中职教育特点相适应的“双师型”教师价值观。
3.学校不断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对原有教师队伍进行“双师型”人才的“挖潜”培养。(1)选拔保送各学科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骨干到名校名企进修考察,培养成具有“牵引制动车头”作用的学科带头人,由其“牵引”本学科专业教师队伍沿“科学轨道”有序前进;(2)选送核心专业课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的各类专业骨干教师培养;(3)由学科带头人、专业技术骨干教师对文化课转岗教师、新招聘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式帮扶培养;(4)办好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强化工学结合,对专业课教师进行循环锻炼“实用”培养;(5)加大奖励力度,鼓励专业教师自主提升专业理论与技能,辅导学生参加各级技能竞赛,促进自主提高;(6)鼓励“双师”素质教师参加技能考证,进行“双栖执业资格”培养。4.重视对引进人才的“双师”素质培养。学校从高校毕业生中引进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加强跨行业横向联系,从相关事业单位与合作企业生产服务一线挑选一部分理论与实践水平较高的技师,聘为专业课教师,进行专业理论课堂教学能力达标培训。这样,能使合作企业成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成为专业教师聘任来源,加快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育教学团队。
5.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双师型”教师拓展、储备培养。建设好“毕业生跟踪指导网”,对社会闲散师资进行网络培养,以便实习生、毕业生与在线专家教师开展“师徒结对”。通过学校与学员在线发布威客式悬赏任务,驱动高层次社会闲散师资按要求开展指导服务,以此方式实现“双师型”教师的在线拓展、储备培养。
比较分析 各种“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的适应条件比较分析如表1所示。
研究结论
构建了“农村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策略模型” 模型如下页图1所示。
设计了“农村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保障机制” (1)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的学校评价激励机制。一是以专业组为单位的市场化人事动态管理制度,专业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技能实训指导能力达标考核评价与奖励制度,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与各等级“双师型”教师课时津贴按比例上浮制度,评先彰优与年度考核、晋升晋级活动中“双师型”教师量化加分制度等,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二是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与评价管理组织机构,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提供组织保障;三是实施公费培训学习与企业挂职、实训基地锻炼课时津贴制度,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网站www.618jyw.com
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提供经费保障;四是各专业配备实验室、实训实习基地,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提供物质保障;五是参照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管理模式,组织开展符合中职学校专业特点的继教培训,促进“双师型”教师的持续专业成长。各学科带头人引领专业课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专业理论知识与先进技术的学习、实训演练,并组织考核评价。确保每个继续教育周期内,每位专业课教师累计脱产进修、校企交流、实训锻炼时间不低于6个月,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提供时间保障。(2)地方政府统筹规划,跨行业整合本地区的职教师资力量,改变农村中职学校的办学机制与高层次“双师型”人才的管理制度。一是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组建地区职教集团,鼓励各行业重点企事业单位组建本地区职教理事会,指导本地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与选拔各学科带头人;二是建立中高级“双师”素质人才在本地区内跨行业动态人事管理政策机制。对中职学校富余“双师型”教师实施跨行业优待安置,防止人才培养浪费;三是促进校企开展产、学、研全面深度合作,系统解决学校师生的实习实训基地、技能教学指导教师与企业招工、员工岗位培训、宣传、科研等问题;四是推动以师徒结对技能教学为核心的《毕业生跟踪指导》网络建设,有效利用社会闲散师资力量进行多途径、灵活方式的“双师型”教师拓展、储备培养,组建庞大的在线专家(技师)辅导团队,促进以企业员工与农民工为主体的本地终身教育体系建设。
研究成果的创新点与存在问题
研究成果的创新点 (1)农村中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模型。本研究从实践操作层面,系统直观地提供了“农村中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价值导向、途径选择、政策与制度保障、操作流程。对其他农村中职学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农村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的保障机制。在理论层面上,突破了中职学校与教育部门的内部式、后续式、补偿式等原有培养模式。特别是提出并创建基于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共享,以师徒结对技能教学为核心的“毕业生跟踪指导网”,尝试利用社会闲散师资进行多途径、方式灵活的“双师型”教师拓展、储备培养,组建在线专家(技师)辅导团队,对职校实习生与毕业生开展跟踪指导服务。这样变原有的被动适应性培养模式为充分体现职教公益性的社会化、前瞻性、主动拓展型“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存在的问题与日后努力的方向 可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双师型”教师拓展、储备培养。但这种培养途径的网络平台软件本身需进一步优化,在线专家教师的资格审核与师徒结对教学管理、工作量统计、薪酬管理模式等都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贺文瑾.“双师型”职教师资的资格认定研究[J].职教论坛,2010(4):58-60.
郑秀英.“双师型”教师:职教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目标[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7):75-78.
[3]熊璟.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成长途径探析[J].学校管理,2011(12):159-160.
[4]朱孝平.中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进展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3):43-45.
[5]李志强,侯谦民.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现状及对策分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7):5-9.
[6]严新.高职“双师型”师资的“生成”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7):55-57.
作者简介:
牛国刚(1969—),男,湖北郧西人,硕士研究生学历,郧西县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中职教研员,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数字化开发。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