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尽显朦胧之中尽显语文美一般

更新时间:2024-04-19 点赞:23936 浏览:10804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并不需面面俱到,而应注意语言文字、学生主体认知行为、教学状态中的模糊性特点,巧用模糊性、朦胧性语言,引导学生感受文本情感美、意境美,享受语文审美乐趣,实现个性化解读,提高学生鉴赏力。

一、研读语言文字,认识文本模糊性

阅读需由语言文字入手,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可体悟文本传递的思想情感,发掘文本蕴含的审美趣味。可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若要提升学生阅读与理解能力,则需注意语言文字的研读。
对汉语言文字来说,模糊性是基本特点。首先,语言文字可表意,但有着一定主观臆断色彩,这就决定了语文阅读材料带有模糊性与整体性特点。其次,汉语词汇带有多义性。对一个简单汉语词汇而言,除基本义外,还有比喻义及引申义等。同时,在不同语境中会产生语境义,如语气义、搭配义等;文化义,即民情或习惯等;修辞义,如一语双关等。汉语文字的多指向性与多层次性也决定了其模糊性特点。再者,中国人注重含蓄、婉约表达,因而传递思想感情的语言文字含蓄、简约。这也是汉语模糊性与多义性的原因之一,而这些模糊性无不彰显着语言之美、语文之美。另外,汉语虽有基本语法规则,却又突破了语法限制,可以合理运用看似矛盾或不完全正确词句。如《孔乙己》一文中,作者在结尾处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在此句中,同时出现了“大约”与“的确”,看似矛盾,实则巧妙,既表现出孔乙己的性格特征,也揭露出当时社会之冷酷。再如古诗词中,将不少意象组合而成,由不同事物构成了一幅幅具有意境美的画面,将语言文字的朦胧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以想象空间。

二、分析作者思维,抓住情感模糊性

文学作品是创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与评价,具有一定主观色彩,体现了写作主体的思想情感,这才能赋予语言生命与活力,然后感染读者,打动读者。而在情感因素中又带有不确定性,于是形成了模糊性特点。如对于同一情感,不同的作者会用不同的语言文字加以表达,即便是同一作者,因环境与心境变化,其表达也不尽相同。
以“愁”为例,李煜在《相见欢》中写道:“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此句以“丝” 作喻,暗指“思”,描绘出离愁萦绕心头。丝可用快刀斩断,但离愁难以割断;乱丝可理顺,但离愁则愈理愈乱。这样,以生动艺术的形象道出了愁之深。在《虞美人》中,李煜又抒发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慨,以水喻愁,含蓄地表现了愁思之无穷无尽。在这句话中,李煜并未明确其愁思的真正内涵,而需要从模糊语言中细细品味,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外形来感受那又深又长的愁思,体会作者怀念往昔的享乐生活。曾经的南唐国君,今朝的阶下囚。这一悔恨与追思,这一家国与自身巨变的痛苦怎能不似“一江春水”之深长呢?对李清照而言,对“愁”也有不同情感。如在《一剪梅》中,是“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时,“愁”仿佛有了宽度;在《武陵春》中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写出了愁之多。
再如《天净沙·秋思》一诗,以有形之物抒发无形之愁。诗中句句言愁但不带愁字,由几组意象勾勒出一幅晚秋凄凉之景,其画面蕴含肃杀之气;虽然“小桥流水人家”描绘出温馨之景,但对比中更唤起思乡情感,无限愁绪于此而生。那么愁究竟是怎样的,我们难以表达清楚。因为从作者创作来看,其作品内容、意蕴、意识与思想情感均沾染了创作主体的主观色彩,弹性空间较大,需要读者细细感悟,才可体会文本内涵。可见,正是因为创作者思维的模糊性、朦胧性,我们摘自:毕业论文格式模板www.618jyw.com
对文学作品才会有不同感受与评价。

三、注意阅读指导,体现教学朦胧性

由于语言文字本身、作者创作思维的模糊性,这就决定了阅读教学的模糊性与朦胧性。但这并不是让学生陷入迷惘、糊涂之境,而是突破单向思维的束缚,注重学生对文本解读的多元性、丰富性、个性化。
首先,由课堂教学本质来看,属于对话交流过程,其模糊性即要求语文教师扮演“领读者”角色,带领学生根据课文的不确定性,展开模糊理解,与文本对话沟通,体会文本旨意,享受审美乐趣,真正变为学习主人。
其次,文学作品因模糊性而蕴含丰富主题,这就吸引了学生更深入地研究文本艺术,融入自身情感,获得独特感悟。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个性化解读与情感体验,不能以教师的理解、分析来取代学生的理解与阅读实践,需要放手让学生积极思索,增强体验,熏陶情感,启迪思想与智慧,享受学习乐趣与审美乐趣。当然,注重学生自主性,也需强化教师对阅读的指导作用。如巧设开放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以猜想与期待心理,以质疑与批判精神感知课文,以独特角度看待人物形象,发掘文本内涵,实现个性化理解,而不是限定标准答案,这也是模糊教学的重要体现。
另外,因语言的模糊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体感知与把握,不要条条框框地讲解与分析,不要将知识点剥离于文本整体中,逐字逐句明确含义,以讲解替代学生阅读实践活动,而应保持语文的模糊与朦胧之美,注重学生想象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其通过朗读、想象来意会不能言传的语句,体会语言妙趣,感受文本整体美,激发学习热情。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