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

更新时间:2024-04-20 点赞:26903 浏览:12156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要科学定位大学生摘自:毕业论文范文格式www.618jyw.com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断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构建和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关系,完善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002-0845(2013)03-0138-02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塞里基曼(Martin E.P.Seligman)。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获得更好的发展,如何生活得更加幸福,增进人类的健康与幸福,如何使具有天赋的人更大程度地发挥其潜能进行研究,要求人们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它更加强调研究人性积极方面,研究人类的美德和力量,帮助更多的人不断地发展与完善自我,强调研究的主旨在于发挥人性的优点与价值,探索人类美好的生活以及获得美好生活的途径与方法,开发人的智力,激发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创造力等。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重新审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树立全新的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构建符合时代特征和大学生心理发展要求的教育模式,对于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第一,有利于整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由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上存在误区,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关注了心理问题的消极面,教育的模式定位在心理问题的诊断与治疗,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理念背离了心理学存在的本真和价值。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构建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不仅有利于真正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同时也是对消极心理学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警醒。这样,有利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进行科学的整合优化。
第二,有利于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多遵循“心理现象解读—心理问题分析—探究应对策略”的单一教育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狭隘单调。这种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病理模式偏离了学生潜能的开发与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也偏离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目标。而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每个人都有发展自我、促进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和积极的潜在的巨大心理能力,这种价值取向对于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第三,有利于改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在以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工作中,也强调要建立互相信任的、尊重的、平等的咨访关系,但因受到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还远没有建立起这样的关系,还需我们进一步改变思维,继续努力。积极心理学认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成长中的、发展中的个体,而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摆正心态,一方面要积极接纳学生,积极看待学生,平等地尊重学生,同时,要理性地审视自我,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重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师生关系,理性构建积极的双向互动、共同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关系。
第四,有利于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在传统心理学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过于单一,没有形成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采取的途径与方法也不外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咨询、开设专题讲座等。积极心理学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积极情感,认为每个人都存在巨大的潜能,都有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这种积极的人性观决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利用一切积极资源,形成聚合优势,必须渗透在教育教学与学生管理的全过程,辐射大学生活的每个角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应该更加多元,更加宽广。

二、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科学定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科学合理地定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问题。目前,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还存在理解上的局限性。从认识层面上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意义认识不足,目标定位单一;从实践层面上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简单,注重问题解决,忽略内心潜智的开发与积极情感的调动。这些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重新认识,科学定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定位在以促进全体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为宗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培养他们乐观、积极、向上的品质,促进学生人格发展,最终的理想是让学生生活得更加有意义,更加幸福。具体目标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发展性目标。针对全体学生,使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意识,优化人格品质,促进全面发展。二是调适性目标。针对部分或个别有心理困扰或者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危机,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三是在教育过程中发现并培养具有超长才能的学生。

2.不断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应该是一个丰富的体系。在消极心理学统治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其内容集中在心理问题的诊断与治疗,重点在于解析心理异常现象,注重心理问题解决。在积极心理学引领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包含更加丰富的内容:应该更加注重大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培养他们积极的心理品质,如个体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思维、积极的意志品质等;应该更加注重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教育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把目光聚集在促进全体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上。应该继续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帮助大学生理性认识自我,客观认识现实,积极悦纳自我;应该积极丰富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的科学策略,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自我控制;应该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意志品质,不断提高其挫折承受力;应该客观解析各种心理异常现象,使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积极应对各种心理危机;应该促进大学生自觉地开发智力潜能,优化人格系统,提升人格品质。摘自:学术论文格式模板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