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情境情境与理由在中小学数学教育中地位前言

更新时间:2024-01-22 点赞:5998 浏览:1654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中小学数学教育中,情境与问题教学模式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它为一线中小学教师实施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教学理论基础,一方面改变了中小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被动学习、机械记忆的学习状况,另一方面又能够保证中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最终有利于中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情境;问题;中小学;数学教育;地位
在中小学数学教育中,情境与问题教学模式是以数学情境为基础,以提出问题为桥梁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情境与问题教学模式中,中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数学的角度来积极主动地探索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数学情境,同时,在此基础上,中小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数学问题、研究并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形成情境与问题的学习链,真正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提高中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一、设置数学情境,诱导中小学生参与

设置数学情境(数学信息、数学资料等等)是情境与问题教学模式的基础,这一环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中小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开拓中小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根据数学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我们知道,情境对中小学生的意义建构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数学问题一般都是来自于特定的情境之中的,如果没有特定的数学情境,那么,数学问题的产生就不具备理想的外部条件。所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中小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引入学习主题。教师必须结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以及中小学生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来科学合理地营造出良好的数学情境,最大限度地保证数学情境的设置能够密切联系中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从而进一步保证中小学生能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中小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二、提出数学问题,促进中小学生参与

提出数学问题是情境与问题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这也是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中小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关键着力点。中小学生都具备天真、好奇的性格特点,通过情境与问题教学模式,就能够保证中小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他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能够结合教师所设定的数学情境来有针对性地提出数学问题,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数学“再创造”,最终保证他们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

三、解决数学问题,强化中小学生参与

解决数学问题是情境与问题教学模式的重要目的。解决数学问题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交叉学科中的实际问题、解决数学学科自身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通过情境与问题教学模式,科学有效地引导中小学生渐渐地学会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方法,让中小学生能够通过问题有所收获。中小学生在提出问题之后,他们是非常希望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一定会积极主动地动手实践,认真地进行思考,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解决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之中。在中小学数学情境与问题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在中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独立思考后,引导中小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不断对自己的结果(或自己小组的结果)进行修正和完善,分享他人的成果。

四、注重数学应用,巩固中小学生参与

注重数学应用是情境与问题教学模式的归宿。教师应该通过情境与问题教学模式,引导中小学生学做、学源于:毕业论文总结www.618jyw.com
用,拓展学习空间,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中小学生不沉醉于已懂的知识,而是根据需要不断自主地提出新问题,进而去探索更深的奥秘;不满足于已会的解题方法和研究方法,而是不断开阔自己的思维境界。学数学的目的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真正让中小学生学以致用,教师要十分关注一些知识点的应用,这样中小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就会更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来。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情境与问题在中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必须将情境与问题教学模式合理地应用到教学实际之中。在今后的工作中,教育工作者仍然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改进情境与问题教学模式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谢东莉.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参与[J].中学数学,2012.
[2]孙忆霞.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一次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毕业测查引发的思考[J].贵州教育,2002.
[3]魏世磊.情景引导探究教学:数学学科探索[J].新课程:综合版,2010.
[4]祝青.让数学问题情境来得更真、更善、更美[J].中学教学参考,2011.
(作者单位 成都学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