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教具巧用自制直观教具,优化课堂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17 点赞:29558 浏览:13396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巧妙地使用直观教具,有意识地设置学生实践操作的情境,能使抽象的问题具象化,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算理。
关键词 画计数器橡皮泥变形“边角料”教具

一、借助“画计数器”的操作表象,促进算理的深度理解

理解算理既是学生计算学习的难点所在,也是学生计算学习的本源追求。借助直观教具的操作,找到一种比较合适的直观的表征方式与处理策略,为算法与算理的沟通搭建一座桥梁,建立直观表象,使学生不但知道怎样算,还知道为什么可以这样算,一定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算理的深度理解。
为促进学生深度理解算理,笔者在教学中尝试采用自制直观教具的操作活动——在计数器上画珠子,让学生在直观的计数器上理解算理、思辨算法的合理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⑴学生通过情境问题的解决,能比较快地算出“形如80÷2,800÷2,8000÷2的算式的得数;学生的算法都是“遮住80,800,8000后面的0,先算8÷2=4,然后在4的后面添上相应的的0”。⑵引导学生说算理,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多数学生说不清,只是重复自己的算法和动作。)⑶画计数器直观表征。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简单的计数器,如图1 :
你能在计数器上表示80吗?(学生在十位上摆8个磁铁石替代珠子)80÷2就是把这些珠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在计数器上如何表示?(学生移动磁铁石)
⑷质疑交流,突显思维深度。①从计数器上,你看到了“把几个珠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个珠子?”②为什么得数4后面要添一个0?(因为这里的4是十位上的4,表示4个10。)③这里的8个珠子是表示8个什么?其实就是把8个10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个10?是多少?
⑸你能在计数器上,画出800÷2,8000÷2的口算过程,并说一说吗?选择计数器作为理解“8÷2=4,再添0”的表征工具,是因为计数器从一年级开始就伴随着孩子们的学习,它们最容易与算理中的位值进行沟通。教学中的三次质疑:第①次质疑,帮助学生确认了8÷2存在的现实背景;第②次质疑,完善对添0的深度理解;第③次质疑,深度理解8个10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个10。从实践效果来看,一个小小的计数器,一个直观的表征,不仅将算法与算理联系起来,给学生一个形象的结构支撑,而且突显了思维的深度,让学生把算法、抽象的算理、直观的表征、深度的思维四者融合在一起,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算理的深度理解。

二、巧借“橡皮泥变形”,帮助学生正确区分概念

在《体积与容积》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区分清楚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是一个难点。笔者在教学时设计了“橡皮泥变形”的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如下:⑴教师拿出一盒橡皮泥,从盒子中取出橡皮泥:“这个盒子的大小是它的什么?”(生抢着说:“是体积。”)“它能容纳的橡皮泥的体积是它的什么?”(学生们又抢着回答:“是它的容积。”)⑵教师将盒中所有的橡皮泥团在了一起,一会儿团成了球,一会儿团成了馒头,一会儿又揉压成饼,这张饼还在不断变化,越来越薄,越来越大,问:“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学生们像看魔术,又像在做游戏,橡皮泥的形状每发生一次改变,都说体积没有变。)⑶教师将橡皮泥包成一个包子,包子里面用一个小塑料球做馅,整个包子的体积是橡皮泥的体积吗?(生说:“不是,包子皮的体积才是橡皮泥的体积。”)这个包子的容积是什么?(生答:“是里面馅的体积。”)
上述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自制教具“橡皮泥变形”过程中,轻松理解了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加深理解了两者的区别,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借助“边角料”教具的辨析,巧接学生的思维断层

在观摩《轴对称图形》一课的教学中,常常见到教师在小结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后,就给学生一张长方形纸,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创造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在教学反馈中,笔者发现,学生出现了思维断层:不知道接下来做什么?怎么做?于是,很多学生就不通过“对折”直接进行创作。很显然,这不利于学生加深轴对称图形本质特征的认识,也使一个原本充满“数学味”的操作活动在不知不觉中演变成了教师指令下的手工活动。笔者借助“边角料”教具的辨析,对这一教学环节进行了重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如下:师:小结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师出示自制教具(如图2)。师:这个图形是轴对原创论文www.618jyw.com
称图形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你能想象出这个图形是怎样得到的吗?生: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可以通过对折来验证(生上台操作对折)。它好像是剪房子时留下来的轮廓。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谁能在这张长方形纸上剪出一个房子?先想一想怎么做?(一生上台演示)师:谁来说一说他刚才动手操作的步骤?生:先把这张纸对折,再在纸上描出想创造的图形的一半,再剪下来。师:你能在这张长方形纸上创造出一个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吗?先想好创造什么图形,再想想该怎么做,想好之后再动手。
上述教学环节,教师在揭示概念后增加了一个学习材料:剪房屋图形的边角料,并设计了辨析、追问其由来、学生演示图形由来这三个环节,充分挖掘教具的利用价值,由此有效地“接”上了学生的思维“断层”,让学生在熟悉的、有限开放的情境中进一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内涵,同时更为下一个创造环节的展开作了一个有效的铺垫,从教学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在随后的教学环节中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轴对称图形,进一步深化了对轴对称图形本质特征的理解。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