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学生学习以学生学习视角教材站

更新时间:2024-03-15 点赞:21538 浏览:9609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在分析教材时,教师常常将目光紧紧盯在文本的意图、编者的初衷、国家教育的取向,这种出发点的错位导致课堂教学出现“你教你的,我学我的”尴尬。为了不让这种尴尬重演,教师应重新审视、定位教育的出发点,从学生的角度和视角分析教材。
关键词 学生视角教材分析惯性思维
由于惯性思维使然和教育出发点的错位,教师在面对教材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文本所要表达的意图是什么?编者安排此课文的初衷是什么?国家要求我们教育取向是什么……诚然,这一切都是教师在教材分析时不可避免要回答的问题,但是却忽略了:学生需要什么?学生是如何进行学习的?学生在学习这个文本时会得到什么?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获得生命的成长。为此,应重新审视、定位教育的出发点以学生学习的视角看教材分析。

一、紧扣“学什么”,看教材“写什么”

“学什么”不仅是我们教师教学时要面对的问题,更是学生学习时需要明确的问题。据建构主义理论观点,学习者只有明确了“学什么”这个问题,才能产生出学习的指向,才能建构、顺化自己的知识体系。离开了“学什么”,学生的学习就会被动地进行,就无法在有效时间内顺化自己的知识架构。因此,作为教学实施者,首先应从学生“学什么”的视角出发,来找寻教材文本“写什么”的问题。否则,教学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身在庐山深处而不知所踪之困惑,也使得天埋头苦学而不知所以然。
 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分析苏教版教材第五册的《北大荒的秋天》时,首先应撇开“我要教什么,我要让学生学到什么知识”的思路,而应该循着学生的视角,慢慢理清学生需要“学什么”,然后基于学生这些“学什么”的话题进入教材。就《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学生“学什么”呢?我想首先应该是读准、读通这个文本。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在接触一个全新的文本时,迫切需要扫除文本中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不了解的理……这些都是学生的“学什么”,基于学生的需要,再来分析教材“写什么”,哪些字词学生容易读错,哪些词语学生不知其意,哪些道理学生不甚明了。当我们总是基于学生的这样需要来分析教材,学生定会学到他们想学到的知识,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二、抓住“怎样学”,看教材“怎么写”

“怎样学”是一个非常具有个性的行为。建构主义的理论认为:“每一个群体都有着与其他群体不一样的学习行为——诸如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正是这些不一样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才形成了各具个性的学习个体。”然而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几乎是“被动的”,教师常以己之力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咬文嚼字,进行着支离破碎的分析,最终筋疲力尽、不知所踪。为此,应摒弃越俎代庖式的做法,从学生“怎样学”的视角分析教材是“怎么写的”话题,力求让教学行为成为助推学生学习的推进器,力求让学生在教学里形成非常“自我”的能力体系。
当教师明白学生要从苏教版教材第五册的《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里“学什么”的问题后,就要进一步循着他们的视角,看他们如何解决这些“学什么”问题,比如学生要解决“课文梗概”时,他们不可能通读课文就能归纳出课文梗概,更多的是通过一节一节的疏通,然后逐步归纳课文的大概内容。此时,教师在研读课文时,应基于学生的这种视角,考虑课文是如何呈现北大荒秋天之美的?是从哪几个角度呈现的?哪个角度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如何让学生从课文语言整合出文本的梗概?当教师以这样的视角进行分析教材时,学生定会学得轻松,学得自然。

三、围绕“为什么学”,看教材“为什么写”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如果只学习不思考,就会因迷茫而无所收获。也可以这样说,当学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时,也会因自己不知道“为什么学”而迷茫,也会因自己不知道“为什么学”而陷入人生苦楚。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经常感受到学生潜意识中的疑问,“为什么要学这篇课文,这篇课文可不是我喜欢的那种。”“为什么要这样学,我觉得有更好的方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渐渐地养成“随遇而安”的心态,渐渐失去了“为什么学”的原始冲动,也失去了生命最本真的东西——自我。为此,教师在分析教材时,应更多地基于学生的视角,努力地从学生的“自我”出发,努力地找寻教材让学生“为什么学”的理由。
为什么要学苏教版教材第五册的《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这篇课文能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生长力量?如果教师分析教材时,多一个这样的疑问、多一个这样的想法,学生定会因为自己明白“为什么要学”而显示出强大的能动,也定会因为自己明白“为什么要学”而选择那些有助于自己成长的东西。
当教师基于不同的视角时,分析教材所产生的结果也会大相径庭,如果多一份学生的视角,多一个学生本位,学生就会因为这些“换位”而习得自己所需要的。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