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消极语文学习消极因素及调控

更新时间:2024-01-21 点赞:6308 浏览:219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目前正在全国分步实施、有序进行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模式。语文在各门学科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初中,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本文针对语文学习的消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调控对策。
关键词: 语文教学消极因素调控措施
现在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进行分析,并试图提出调控措施。
一、表现

1.漠视语文。

漠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认为过去语文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击,甚至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学与不学没多大区别。

2.应付老师,平衡自己。

这些学生迫于考试和老师的压力,甚至只是应付学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担忧焦虑却不知所措。

这类学生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做出一定努力,但考试成绩却不见提高,甚至下降。于是,他们对语文学习失去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

4.投机取巧。

这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重要,而是认为初中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碰”上中考试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
二、成因

1.认识的偏差。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所以得一步一步来。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态度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2.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不强。

学生偏科,原因很多。进入初中,产生偏科,重理轻文,主要是因为理科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而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时间做了也不知对否。特别是写作类题目,有时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自认为不错,常常因偏题等原因被老师判为不及格。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解理科题目。所以,一些本来对语文感兴趣、语文学得较好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也失去了热情。

三、调控措施

1.目标引领学生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初中学生学习语文之所以会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学认为凭着以前积累的老底就够了,“我不需要学了”。如果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他们就会付诸行动。我曾在学生中做过一个试验,让学生分析、提炼、积累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把班级分成6个组,一个小组负责一单元课文和读本的内容,每个小组指定一个组长,组长负责把本单元里的重要课文分配到人,然后收集整理的资料,并加工处理,如修改、装订等。准备工作做好后,班上组织交流。最后教师收齐,装订成册,作为一个学生课题来处置。这样,原来不够重视课本的人,懂得了课本的价值。原来感到作文无料可写的人,也大有收获,他们再也不小看课本。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模板www.618jyw.com
会很理想。

2.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朝这方面去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自信心对于初中学生更为重要,学生考试频繁,情绪波动大,一旦哪门学科有两次考试“滑坡”,马上就自暴自弃,这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妨多一些表扬和鼓励,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有作文、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所以在诗歌鉴赏复习阶段,我采用了分解法教学:了解诗歌的常识——鉴赏诗歌的形象——讲授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训练答题步骤——品味诗歌语言——最后,每人上交一篇关于谈诗歌鉴赏技巧的小论文。经过几周的训练,学生觉得“诗歌鉴赏也就这么回事情嘛,没有什么好怕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提高。
总而言之,学生的学习心理工作是一项实践周期长、涉及因素多、工作难度大的教育教学改革,许多实践还停留在表面上,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提高。今后我们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特点,拓宽改革面,加大实践力度,把对策集中到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的学与教师教的依附关系上,继续进行探索,为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也呼吁家庭、社会都参与进来,真正从孩子抓起。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