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更新时间:2024-02-10 点赞:16689 浏览:7186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学生的作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直接反映语文水平。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值得教师探讨的不足。

一、课堂教学过程要及时渗透写作知识,让学生明白“学课文”和“写作文”的联系

教师在授课时每节课都要有“以写作视角”浅析讲解的内容,并通过练习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如可以通过浅析文章的背景练习如何选材,通过浅析题目练习如何审题和拟题,通过学习词语练习遣词造句,通过浅析段落结构练习如何拟写作提纲,通过总结段落的中心练习如何揭示主题。另外,出色的语句要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仿写,实现以读,以写促读,使学生清楚读和写的联系。
比如,在讲《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时,由于课文标题一语双关,所以我把“如何巧设作文题目”适时地穿插在课堂上,告诉学生可以通过扩展法、引用法、想象和修辞等策略拟定作文题目,让文章吸引人的眼球。《有月亮的晚上》一文中有一段描写秋夜月色的句子,紧随其后的便是学生肆意挥洒心中欢快的场景。这篇文章景美,师生情更美。在讲授时,我重点让学生领会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的写法,并利用课堂进行了小练笔。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时,除了让学生学习写景的顺序和策略外,还让学生感受如何揭示文章主题。实在,每一篇文章都可以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与写作联系起来,只要教师适时引导、练习,学生每一节课都会有或大或小的收获。
此外,教师在课堂上也应提倡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授课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努力转变课堂结构,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间要及时交流学习心得,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大胆地说出来,写文章时自然不会出现“无话可写”的局面。

二、尝试多角度选取范文,使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写作能力

范文学习是中小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除了课本上的文章,像学生自写的作文、报刊上文章都可以作为范文进行阅读。阅读是吸收,积累是储存,写作是倾吐。阅读可积累更多的知识,是内在的吸收;写作是对知识的运用和生活的再现,是外在的表达。
学习范文时学生可自读。自读时要提倡“思”和“得”,即要及时思索:文章这样写的目的何在,阅读后有哪些收获。读后及时把“所思”和“所得”记下来,对写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对范文的学习也可通过师生共读来实现。共读按以下步骤实施,效果会很好。一是“趣中读”。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爱读,才会主动读、专心读。要让学生敢于把读到的优秀文章先容给大家,勇于把自己写的文章读给大家,并逐渐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二是“读中思”。阅读过程一定要思索,要在自己以为优秀之处做出标记。如开头、结尾策略的优劣,用词是否正确,结构是否公道,主题是否鲜明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能先容给大家。要使学生在读中学观察,读中学选材,读中学布局。三是“思后议”。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敢说、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培养敢于说、说什么、如何说的能力)。学生都把感兴趣的“议”出来,其知识、语言、表达策略等都会在不知不觉的交流中丰富起来。说的过程是对阅读本身升华的过程,能在充分“思”的基础上谈出自己的观点,在“听”后也能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以一篇范文中便能挖掘出很多有价值的、可以鉴戒的内容来,真正实现“读后有得”。四是“议后结”。师生共读中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尤其是在学生议论时一定要把握火候,对学生的观点应及时给予浅析,最后还要做出全面客观的总结,此环节对整个阅读过程极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清楚今后如何写。

三、大胆革新教学论文语文教学,推动教学论文学生写作能力提高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重视阅读教学,打牢双基,练好朗读、默读、背诵等基本功的同时,还要大胆为学生创设写作平台,使学生丰富知识,积累素材,使之感受祖国语言的优美,在潜移默化中领悟驾驭母语的策略。

1.教材中涉及的篇目要敢于增删,选学内容更应放手“学”,放开“教”。

2.课堂上要择时开展口头作文,逐步让学生由“说不出”到“出口成章”。

3.课堂上要敢于让学生做“小老师”,积极开展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增加说的机会,为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4.多布置观察作业。观察对象可固定,也可随意,可为物也可为事,可全面也可片面,逐步让学生能够观察,善于观察,以而提高浅析、鉴赏能力。
成功是兴趣的支柱。在写作过程中,假如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欢快,也会失去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应多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帮助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在班级内可以设立“写作园地”,开辟“文学角”,在学校成立文学社,有条件还可办校报,对优秀作品要逐级推荐,给学生一个充分发挥写作才能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写作热情。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善作文修改的渠道

叶圣陶说过一段话,其中有几句是这样的:“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做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让学生养成自己改的努力,是会终身受用的,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修改文章,转变以往的教师一人说了算的局面,同样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在修改作文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一是让学生自改。学生写的文章,要倡导专心读,便会发现用词不当、句子不通等不足,发现了不足才会为修改创造条件。二是同学间互改。互改前要使学生正确对待,抱着对自己提高、对他人负责、尊重别人劳动的态度去完成批改。学生的评改能力往往高于写作能力,但个别学困生评改肯定有困难,教师要留意指导,帮助解决疑难。三是集体共改。让学生都介入修改某一篇习作,全方位评论优点与不足,以而实现习作水平共同提高的目的。习作的“自改”“互改”和“共改”可单独进行,也可综合进行。只有经常尝试,才能在作文修改中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中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决非一日之功,写作能力的提高一定要在日积月累中去完成。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因人而异,要有的放矢地做好指导工作,全方位拓展学生写作思维空间,使学生早日达到乐思、善写的境界。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