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个性化阅读

更新时间:2024-03-21 点赞:5836 浏览:1957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2.在自主探究中求同存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索和解决不足的方式。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进展创造空间。然而,阅读同一篇课文,由于阅读内容及主旨的限制,往往学生会有同样的阅读感受;而同时由于个人阅读兴趣及经验等差别,又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在课堂阅读时,既允许学生有相同的感受,又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创新,乐于与众不同,能于独树一帜。例如,阅读叶圣陶先生的《古代英雄的石像》,这篇童话故事的情节主要由对话展开,课上引导学生试拟一段对话,设想石像“失落”前跟小石子说了些什么。学生讨论得很热烈,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说出了多种答案,这正是学生个性化理解的呈现。

四、形成能力是实施个性化阅读的终极目标

在阅读中,“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不一样,就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角度进行阅读,允许学生对同一不足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呈现阅读体验。学生有了独到的理解和体验,有了独特的感受和评价,形成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个性化阅读的实施就达到了目标。

1.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角度进行阅读。

德国美学家姚斯以为“文学作品本身没有生命,是读者的阅读赋予了作品无穷的作用”。阅读的角度不同,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意蕴也就不同。因此,我们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去阅读,并大胆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如学习辛弃疾的词《西江月》时,引导学生捉住不同词句感悟。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做出个性化的反应:有的以“惊鹊”和“鸣蝉”这样的听觉描写中感受到天热,并反衬出乡村的清幽;有的以“稻花香里说丰年”这样的嗅觉描写中感受到丰收的喜悦之情;还有的以“听取蛙声一片”感悟到侧面描写烘托了丰年的景象。显然,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已经在独特的感悟中形成,这便逐步达到了个性化阅读的目标。

2.允许学生对同一不足发表不同看法。

《语文课程标准》夸大:“阅读教学应提倡标新创新,允许学生见仁见智地解读作品,对作品进行创造性的思索,进而达到个性化的感悟。”如在教学《背影》时,对“我”与父亲在车站分别时看到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的眼泪又来了”的描写,学生阅读后对“眼泪”的看法不一致:有的学生以为是感激之泪,感激父亲对他的爱;有的学生以为是惜别之泪,由于刚刚与父亲分别,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还有的学生以为是伤心之泪,是对父亲的同情与挚爱。对于学生的这些独特的思索我们不应扼杀,应该允许学生在的氛围中创造性地研读课文。只有鼓励学生对作品做出独到的评价,才能不断闪现创造的火花,以而达到个性化阅读的目标。

3.鼓励学生采用不同形式呈现阅读体验。

由于学生的兴趣有别,个性特点不尽相同,因此他们所习惯的呈现阅读体验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喜欢朗读,有的喜欢表演,有的喜欢陈述……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如学生们阅读了《天子的新装》以后,我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于是,学生有的分角色朗读,有的编排课本剧,有的续写故事,有的做采访的准备,还有的学生画了讽刺意味很强的漫画……课堂成了学生积极介入、主动体现的舞台,个性化阅读的目标已经达到。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个性化阅读,对于学生全面进展和终身进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第一,可以以根本上转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低和学生语文阅读水平低的局面;第二,可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健康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使之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推动教学论文德、智、体、美的和谐进展;第三,可以更加充分地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别,使之养成终身阅读品质、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组织讨论探究,形成阅读能力,进而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和体验,实施个性化阅读,使阅读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张扬个性的过程。
(责任编辑韩瑞新)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