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个性化教育

更新时间:2024-03-08 点赞:6947 浏览:2274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浅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阅读环境,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成为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点。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
那么,怎样才能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文根据自己教学的实践经验谈一些熟悉。
倡导个性化的阅读方式
每一堂课,假如老师多问问学生的意见,多采纳他们提出的倡议,那么也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如在教学《半截烛炬》时,学生说这篇课文可以进行表演的。我采纳了他们的意见,要求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然后让学生按课文中人物的体现“演一演”。结果课堂气氛非常好!经过几组学生的表演之后,全体同学都对课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讲故事时都能脱口而出,且讲得生动有趣、回味无穷。课堂上总有学生发言不是很积极的时候,有同学提议进行分组竞赛,这样一下子就变得热闹起来,学生积极思索,一个个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踊跃参加到讨论中来。
我不禁赞叹:还是孩子们了解自己呀!当他们对自己选择的学习活动感兴趣时,那任何艰难的学习都会变得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阅读也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珍视个性化的阅读感受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听一位教师在教《莫高窟》一课时,问学生:哪个词语最能概括莫高窟彩塑的特点?学生回答:“宏伟的彩塑”、“丰富多彩的彩塑”,老师都说是错的。叫了好多个学生,最后有一个学生回答出老师所期望的书上所写的:“个性鲜明”的彩塑。老师才如释重负地把这个词语写下去。
还有的老师,常常受教学参考书局限,把一些可以有多种分段策略的课文“定死”为一种标准答案,考试中的阅读理解也是如此。这样,老师完全满足于预设的、期待着的答案,而忽视了学生富有独特的感受,忽视了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这样的预设,这样的期待,将扼杀学生的个性,扼杀学生的革新教学论文思维。
倡导个性化的阅读,就应该以期待的答案中走出来,让每一个个体都介入到思维的过程中来,发挥个性,进展创造力,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让课堂布满学生生命的活力,让个性化的阅读充盈课堂!
鼓励个性化的阅读积累
语文是个大课堂,教师应想方想法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校外那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学生的阅读积累应向生活、社会的各个领域延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爱好,有人喜读历史故事,有人爱读寓言童话,有人对动物世界的知识感兴趣,有人对大自然的奇花异草很关注等等。只要是对学生语言形成、个性进展有帮助,教师应予以支持和尊重。同时,随时捕捉个性信息,指导学生根据个好有选择地进行积累。如何指导呢?以看电视为例,常听有些家长报怨:这孩子不爱学习,只知道看电视。实在,看电视是一把双刃剑,只要教师和家长善于引导,也能较大程度地发挥看电视的作用,如教师向学生推荐一些健康有益栏目,让学生定时收看,如:《新闻联播》、《少儿节目》,并记下天天得到的新信息,利用课间时间向全班同学发布,定期评选“最佳信息发布员”,还倡议家长和孩子一起收看,帮助孩子认清什么是精品,什么是垃圾,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此外,还要把看电视与看书、参观、游戏等活动结合起来,使孩子的各种积累互相联系,更系统、更轻易记忆。
总之,个性是创造力的源泉,个性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布满活力。每个教师都应该积极地、耐心地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用一双热情、冷静、聪明的眼睛去发现、珍视每一棵富有个性的小幼苗,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尽兴地表达见解、体现自我、展示才华,让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作者单位:陕西榆林市子洲县城关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校:扬子)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