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主学习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更新时间:2024-03-25 点赞:11138 浏览:460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以课文扩展到课文作者的其他有关作品。在学《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红楼梦》;学习《雷雨(节选)》时,可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雷雨》全文。
(2)以课文扩展到内容类似的其他文章。比如学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时,教师可以把现当代一些代表诗人的同题材作品印发给学生,如舒婷的《致橡树》、卞之琳的《断章》、何其芳的《预言》、戴望舒的《雨巷》等,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
(3)以课文扩展到作者的传记、有关的评论等。如学贾谊的《过秦论》前,可引导学生预习《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贾谊的部分,还可印发苏东坡的《贾谊论》供学生参考。教授《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时,可提醒学生阅读王世贞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4)以课文的引语、注解扩展到相关的作品。如柯灵的《乡土情结》一文写“桑梓”一词,注解告诉我们此语出自《诗经·小雅》,据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浏览《诗经》。“于我心有戚戚焉”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据此,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孟子》。
当然,这种在课外完成的拓展阅读不是放任自流,放羊式的阅读只会使“思维之舟掉在里面,不辨方向,不着边际”(魏书生语)。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适当点拨,并且注重阅读反馈,随时掌握学生的阅读信息。

2.4课上巧妙设疑,课后深入探究

教育前辈王家伦老师曾经写过一篇题为《巧设“弯道”,激发兴趣》的文章,文中提到他在一次文言文教学中受到高速公路设置弯道这一现象的启迪,巧妙地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有效地识记了文言中的一些语法知识。他先在课堂上板书:
王老师在他的文中写道:“望望台下,那一双双流露出漠然的眼光,假如按惯例让他们背诵记忆以应付日后的考试,那就如同一成不变的直道行车,极易引起学生的厌倦,凭经验,掌握率仅20左右。”于是,王老师设计了几个不足:一般活用有几种情况,使动有几种情况,意动有几种情况,直接作状语有几种情况。在板书的提示下,学生并不难回答这几个不足。然后,王老师又要求学生分别举例并写成提纲,大多数学生写出了文言词类活用的另一种说明:
王老师文中说在数天后的一次专项测试中,他惊喜地发现70的学生基本掌握了词类的活用。
这一教学实例告诉我们:对于一些有一定难度且相对枯燥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作一些提示性的示范,同时巧妙地设置一些不足,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深入探究,这样既能够让学生积极地掌握知识,又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3.结论与思索

文章以为,“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高中的语文学科一直处于一种很尴尬的位置,固然它在高考中的地位一直很高,但事实上很少有同学真正重视,更不要谈什么兴趣,这与长期以来很多老师千篇一律的教学过程(读课文—分段—概括中心—归纳艺术特点)有很大联系,不少学生谈及语文课的感受都是“味同嚼蜡”,只是由于高考的理由,才不得不食之如鸡肋,这样的语文课让教师自己都心生厌恶,还谈什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呢?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教师留意到要让学天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充当一个引路人的角色,很多语文教师都在设计课堂上的不足方面动起了脑筋,语文课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但是,与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相比,学生在课外的自主学习却并不为人重视,而事实上以某种作用上来讲,学生在课外的自主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进而养成思索探究的习惯。
课外自主学习说白了就是家庭作业,但是它又不同于传统作用上的家庭作业,由于它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掌握。课外自主学习看起来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实在它需要教师更为专心地去思索教学策略,更为深入地去探讨教材与学生,更为广泛地去涉猎各个学科的知识,因此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着实是一个能让师生教学相长的较好途径。
参考文献:
[1]岳伟.自主性学习及条件的建构[J].教学与管理,2001,5.
[2]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
[3]周德藩,葛锁网.中学语文教学优秀个案[M].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12.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