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传统思想与高中语文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11 点赞:4394 浏览:136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儒家传统思想概述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进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系统,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结构,它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进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儒家思想的体现

韩愈在《师说》中夸大:“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古往今来以一贯之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学者一直贯彻着人格培养精神。由于儒家着重于人际联系的和谐进展,十分关注人的有着,十分夸大“为仁由己”“君子求诸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心”“诚意”“修身”“慎独”等观念,以而有力地突显了人们在道德学问和人生志向方面自主自强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儒家学者在开创了中国“语文”的教学体制的同时,即把“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格培养牢牢地联系在一起了。所以,纵使时代变迁,儒家传统思想在当代高中语文教学中仍有体现:

1、高中语文教材内容

高中语文教材中直接选录了不少《论语》、《孟子》、《荀子》和《学记》中的篇章,而教材中其他诸多的文言作品也渗透着儒家思想。
如《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等,还有人教版必修三《荀子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