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扎实有效感悟

更新时间:2024-02-03 点赞:6230 浏览:2073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感悟,是指在与文本进行布满思维和语境直觉获得作用的心理过程,是人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而领悟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感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受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达到阅读教学的目标,成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需,教师适当而有效的指导可以催生感悟并推动感悟的深化。

一、把握文本主旨,整体感悟

阅读感悟要忌琐碎。要提倡整体感悟,做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捉住关键词来切入。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活的、有机的整体,感悟时果断摒弃把课文肢解得七零八落的做法。只有整体感悟,学生才能以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如《花瓣飘香》一文中感悟点很多,也很诱人,因此在教学中我给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在形成朗读系列的同时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使之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线索。

二、捉住关键词语,深刻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捉住关键的词语去细心品一品,专心比一比,说一说你以感受中得到了什么,能较好地启迪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例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咐,天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教师在教学时扣住“研读”一词让学生感受。
师:为什么要“研读”而不用“阅读”呢?
生:“研读”除了有“阅读”的含义外,还包含“探讨”的意思。由于由于战乱、时间跨度长等理由,历史文献中有记录不建全处、有前后矛盾错误处、有描述简略处……这些都需要考证、补充。
生:我觉得以“研读”一词能感受到司马迁写《史记》的认真与投入,他要写出一部让世人称颂的著作完成父亲的遗愿。
生:我觉得这不仅可以看出司马迁认真的态度,更能联想到《史记》之所以能在文学史上有那么高的地位是与司马迁的研读分不开的。
……

三、寻找文本异同,比较感悟

如《蜗牛的奖杯》一课,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以后,自我沉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丧失了飞行的能力。课文中有两幅插图,第一幅插图形象描绘了蜗牛“在天空自由安闲翱翔”和比赛中“遥遥领先”的情景。第二幅插图是两只伏在地上的蜗牛,与第一幅图形成了鲜明的比较。教学时让学生比较蜗牛前后两次的不同变化,引发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学生通过比较很自然地明白了“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
当然,阅读感悟的策略远不止这些,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只有感受到并且真正领悟到了文本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