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要转变脱离文本现象

更新时间:2024-02-06 点赞:26083 浏览:11905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基础教育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实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转变了以前那种缺乏生机的教学氛围和呆板的学习方式,活跃了师生的思维,激发了师生的革新教学论文意识,推动教学论文了师生联系的融洽。笔者在多次的课堂教学观摩及与教师们的交流中,也发现了一些美中不足的现象和误区:在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中,语文课堂上还有着着脱离文本教学的现象,这是必须纠正的。

一、语文课轻了“语”

语文界关于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论争尘埃落定。受“大语文”观念的影响,目前,教师们比较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弱化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以为语文知识的学习不能仅局限于课本和课堂,反对系统知识的传授、讲解,加之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课前“预习提示”、还是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均将知识性内容作了弱化处理。实践中,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不大重视对文本的解读,不重视让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重点难点都没理解清楚,就跨越课文让学生做很多合作、探究,或讨论、表演,或做些思想教育与“精神培养”的工作等等。
一个人在终身进展中,必须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是不能忽视的。语文课轻了“语”,轻了文本的解读,轻了必要的双基,是当前语文课教学中的一种误区。笔者以为,语文教学要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不能由“头轻脚重”又走向“头重脚轻”。不然小学和初中近十年语文学下来,基本的语言不足、识字不足都过不了关,那必然是语文教学的另一种悲哀。

二、滥用了多媒体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静态的知识化为形象、动态、直观,创设情境、激发情趣、开发潜能、培养革新教学论文等等,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目的。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教师们在语文课堂上,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用教学手段的翻新替代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忽视了文本的作用: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全部投影在屏幕上,图像一个接一个,学生像看电视似地学课文;一个个设计好的投影、音乐框死了孩子的想象力和独特体验;轻视了语言教学的重要目标——诵读。
笔者以为: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忽视文本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无异缘木求鱼。作为语文教师应把握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让多媒体真正发挥好作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要在适当的时间进入教学环节,要在急需的时候运用,运用要适量,切勿因引用过多的图文、音响资料而削弱了学生的理解。语言教学仍应夸大阅读、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去,读出情,悟出理,培养语感,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以而深刻地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和形式美,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语言材料来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和体验。

三、空洞的“表演”

语文课堂表演是一种特殊的阅读理解手段,表演的过程也就是教师引领学生共同进步的过程:夸大表演主体的自我感受,以求提高表演者的阅读质量、阅读能力以及审美情操,提高整体的语文素质。表演的过程就是要让学生立足文本、琢磨课文、推敲语言、感受情感并如何“形诸于外”的排演过程,其着眼点是应该推动教学论文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理解和思想情意的感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不同体裁的课文,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如童话《美丽的公鸡》、寓言《狼和小羊》、故事《将相和》、小说《小珊迪》、诗歌《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都很适合表演。
然而,课堂表演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在阅读教学中也并非多多益善。很多教师在追求形式热闹的同时,异化了课堂表演,如有些表演偏离了课文内容、背离了教学目标,甚至有些教师一堂课设计了三四个表演内容……学生随意的、肤浅的、虚假的、哗众取宠的表演充斥着我们的课堂,课堂教学热闹而无实效。
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要求教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夸大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具有引导、聪明启迪、思维点拨的神圣职责,不能在实际操纵中把“自主”变成“自流”。没有指导、提示和具体要求的表演方式,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他在这种表演中迷失了自我,这样的表演呈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
就语文教学来说,立足文本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条件,文本是主干,活动是枝叶,活动是为文本服务的。假如在备课和上课时仅仅是专注于活动,一味花力气在活动中革新教学论文出花样,脱离、偏离、忽略了文本,无异本末倒置。我们要尊重文本的具体内容选择教学策略,尊重文章的价值取向,如在教学中大可不必让学生扮演战地记者采访“丢盔弃甲忙于逃命的曹操”(《火烧赤壁》),不必让学生扮演特务来审判“李大钊”(《十六年前的回忆》),不必专门因武松打死老虎开一个批斗古代人的会议。

四、“满堂灌”走向“满堂问”

在课改实验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现象受到猛烈冲击,遗憾的是在当前的课掌教学中,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种典型的“满堂问”式的教学。在这种“满堂问”的支配下,教师在课堂上连续提问,或选择问、或填空问、或自问自答,学生则习惯性地举手,仓促地回答不足、或置之不理、保持沉默。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也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不置可否,然后自己补充讲解,再提出不足……
这种“满堂问”的教学,表面看去,学生似乎在主动学习,但实在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并以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终极目标,以此锁定学生的思维。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实在仍然是一方强引灌输,一方消极接受的方式,与新课程中交流对话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的一把金钥匙,提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思索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善于思索的良好习惯。但提问不能太碎太杂,切忌“满堂问”。为此,笔者以为教师在提问时要把握两个关键:首先要根据文本内容设计好不足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对教学中的具体内容而言,要具有“牵一发而动全篇”之效;对学生而言,这一点能开启学生的心智,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索与探析。如教《草船借箭》一课中,读题后,可以和学生一起先浅析题目,让学生紧抓“借”这个关键词,并以下几个不足引导学生:谁借箭?为什么借箭?怎样借箭?借箭的结果怎样?一堂课有这么几个不足就足够了。这样一来,课堂上不再是烦琐提问的干扰,而是一种多元的、布满生气的交往对话。其次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果断把握学生思维流向及流程的教学机智。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有时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形,当教师提出的不足还没有讲完,学生就已回答得天衣无缝,一步到位。针对这种情形,教师就不必再按教案中的步骤逐一追问学生,而应顺应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推进。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程的革新教学论文必然是一种扬弃。语文课程革新教学论文不能为了“立”而破除一切,为“立”而求新求异,不能借革新教学论文之名回避传统和实际,甚至避开规律,当然更不能矫枉过正,在立足文本的条件下,处理好课改中的诸多不足,会有利于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健康推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