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要发挥文本语言魅力

更新时间:2024-03-02 点赞:4628 浏览:1365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夸大阅读的感悟和情感体验以及阅读兴趣的培养等。这些新理念已逐渐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使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崭新的面貌,课堂教学活跃,学生的思想活跃,师生、生生积极合作。成绩必须充分肯定,但同时出现一些值得反思的不足。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圈子里,确实有着着浮华、浮躁之风,体现在:(1)语文教学讲排场,凡是公然课,没有课件、不动电脑的,就被评为“不现代的课”。(2)课前学生不找到一些有关的资料,就被评为“没有开发语文资源的课”。(3)没有学生讨论的语文课,就被评为“没有合作的课”等等。
我并不反对在教学中运用教学媒体、挖掘教学资源、进行讨论,使教学更加丰富、具体、生动,但是必须掌握好运用的目的、作用、效果、分量。更主要的是,要塌下心来,使语文教学实实在在地发挥语言的魅力。我举两个案例:
案例一
一位老师教学《菜园里》(一年级上册),其教学过程如下:学生先自学生字;然后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蔬菜的名称、颜色、形状,并认生字卡片上的生字;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菜园一片好风光”,播放《菜园里》这首童谣的录音。整个课堂学生都动起来了,气氛很活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说:“很喜欢菜园里的好风光。”“我们热爱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课后检查的结果令人大失所望:40%的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读课文中要求熟悉的14个生字。要求会写的4个生字“卜”、“又”、“心”、“风”,也有35%的学生写得不正确,有的把“卜”的一点写成一横;有的把“风”的第4笔写成一捺;有的把“又”字分三笔写。要学生读童谣,要么读得结结巴巴,要么就是唱读。
——转引自李德宏:《小学语文课改应关注的几个不足》一文。载《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年第9期。
李德宏同志已做了具体的浅析,我再做点补充。这节课确实是很活、很有情趣,学生学得很活泼。但是有两个不足没有解决好:
第一,没有明确一年级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其主要是:(1)要以识字为重点。这节课没有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全课的14个生字的认读,最低也要有80%以上的学生能认读。让学生自学生字,学生只认了一次卡片上的生字,可是课上并没有一次检查认读效果,也没有让学生读课文来检查,这怎么能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呢?课上也没有指导学生写字的环节,学生又怎么能够写得正确呢?(2)要重点练习朗读的正确性和流利性。我一直主张朗读要在低年级过关,达到朗读的三个标准——正确、流利、有感情。一年级上学期,主要练习朗读的正确性,字音读得正确,词句读得正确。宋朝的朱熹曾讲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就是要求不读错字音、不丢字、不加字、不重读,要字字句句人目。一年级小学生要达到这个标准不是那么轻易的,开始时,经常体现为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而不是按词来读,更不会把词连成句子、一句一句地读,因而听起来不是正常的语调。所以,教师要认真指导,要求学生读得词句连贯,读得正确。到一年级下学期,在读得正确的基础上,要求读得流利,句逗分明。二年级时,要求能流利地比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初步掌握声调高低、快慢、语气等。学生的朗读能力是要经过严格练习的。在这节课上没有朗读练习,所以学生读得不正确、不流畅。我这样讲,并不是不要进行人文教育,让学生熟悉蔬菜的名称和感受菜园的好风光应是渗透在识字和阅读之中的。
第二,忽视了学生的语文实践。小学生学习语文最主要的策略是,让学生亲身去读、去说、去听、去写。这节课学生读了几遍生字?学生读了几次课文?学生动口很少,更没有动手,只是在听、在看。当然,听和看是必要的,假如只是听和看,学习所获得的就不会是牢固的。
由于以上两个不足没有解决好,所以这节课的主要不足是没有完成教学目标,华而不实。
案例二
一位老师教学《九寨沟》,他的教学过程如下:1.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初读课文后的印象。2.展开讨论:要深入了解九寨沟可以用什么办法。(读书、上网、看电视)3.边读课文边看电视(光盘)。具体如下:(1)放一段九寨沟风光片后,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播放图片。(共放40多张,其中关于湖泊的20多张。学生读书总被叫停)(3)继续放配有解说的录像片(解说词为课文第四段内容)。看完录像后讨论:先容了哪几种动物,各有什么特点。(4)组织交流课前以书上、网上搜集到的资料。学生搜集了大量的资料,有文字、图片、音像制品;有风土人情先容,地形、地貌先容,旅行线路先容等。交流了25分钟下课。
——转引自周雨明:《当前语文教学的现象剖析和理性反思》一文。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4年第9期。
周雨明同志的浅析很到位。我再补充几句。
这节课充分运用了媒体教学手段,大量地利用了教学资源,以表层看,课上得很生动、活泼。我们不能不说这位老师备课所下的工夫。但是假如向深层去考虑,是否会发现如下的不足:
第一,这节课超越了文本。不说前边看风光片、图片、录像和看完后的讨论所占的时间,单说学生交流自己找到的各种资料,就花了25分钟。也就是说,这一节课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看图片、录像,交流资料,没有把时间放在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上。这一节课假如称为九寨沟的知识课或旅行九寨沟前的准备课是可以的,但它不是语文课。这样做的效果和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符合吗?
第二,这节课超越了小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利用语文资源,可以锻炼学生自我寻找、利用信息的能力,也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学生搜集的那些资料,以内容来看有九寨沟的地形、地貌和风土人情,还有旅行线路;以形式看,有文字、图片和音像制品。这样丰富、广泛地搜集课外资料,要占用学生多少时间?资料来源在哪里?是学校,是家庭,是社会图书馆?即使客观条件允许,学生的能力达到吗?这里有无家长代劳?假如是学生亲身做到的,那么学生的负担是否会加重呢?

三、这节课主要没有发挥语言的魅力。该课给人的印象不是语文课。为什么?因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