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设问方式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4-03-07 点赞:23427 浏览:1071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语文课改试验中,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教学现象已逐渐少了,遗憾的是,取而代之的是那种典型的“满堂问”式的教学,教师提问多是针对学生的记忆,如《以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谁?“朝花夕拾”是什么意思?学生只需死记硬背,调动记忆就能回答。表面看热热闹闹,似乎启发得法,实际上学生还是被动地做出反应,没有发挥自己的思维,这还是传统的“教师中心论”教学方式。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只是教师思维方式的迁移,缺乏发现性、创造性、发散性。因此,认真设计好教学不足,是练习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课改的重要途径。

一、求异式设问

“求异”,即浅析解决不足时,不拘于一般的原理和策略,不满足已知的结论,而运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去发现新的东西。求异思维是通过人们头脑中某些僵化的思维框架,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来思索不足的过程,客观事物本身具有两面性,既有一般的常规属性,也有反常的特殊属性。比如,笑本身是欢愉的体现,但也有反常,“落第举子笑是哭”;哭本身是痛苦的体现,但也有特殊的情况,“出嫁闺女哭是笑”。人们熟悉不足的角度策略各不相同,面对同一题材,各自的感受和熟悉也有差别,“各以其情而得”(王夫子),“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讲得就是这个道理。“一千个读者,就由一千个哈姆雷特”也是这个意思。因此,面对春景,有人高歌“春色满园关不住”,有人低吟“流水落花春去也”;面对秋景,有人看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明丽,有人却悲叹“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课堂求异式的设问能调动学生的革新教学论文思维,让学生自主学习,读出自我。在《专题狼》的教学中,我就设计了这样的不足:狼历来在人们心中是贪婪、凶残、狡猾的,面对狼,人们总是惧怕、厌恶、憎恨。通过学习你对狼有不同看法吗?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人以为狼凶残,狼吃小羊,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山河易改,本性难移,不开,打不着狼等成语、谚语都有力地说明了对狼应该斩尽杀绝。有的同学却以为狼是聪明、有感情、有团队精神的动物。毕淑敏的《母亲的聪明》中的母狼,以自己的死去换孩子的生,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人们不应该先入为主,应该抛开那些条条框框,应该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狼,狼也是生命,人类应该熟悉到自己的自私的弱点,关注生命,与狼和谐相处,让我们的地球永远布满生机。

二、发散式设问

“发散”则是选择一个发散点,让学生用不同的策略和思路去解决同类型的不足,即多角度思索,多层次浅析不足。
第一、多角度。以多方面提出不足。例如,浅析《滥竽充数》这则寓意课以四个角度(齐宣王、齐缗王、南郭处士、吹竽的伙伴)两个方面(正面、反面)提出不足。引导学生浅析出不同的寓意:1、齐宣王“合奏”政策能体现集体主义精神;2、齐宣王“合奏”便是“大锅饭”的作法,也是南郭处士悲剧的滋生地;3、齐缗王“独奏”便是革新教学论文精神的体现,不法先王的作法值得大力提倡;4、齐缗王听“独奏”,赶走了南郭处士不应该,而应该留下南郭加以培训,才使真正的“革新教学论文”之路,才是人性的行为;5、南郭能够“人贵有自知之明”无才便让贤,比起干部赖位强得多;6、南郭不学无术,落得可悲下场,活该;7、吹竽伙伴同情心强,竟让南郭“合奏”多年,8、吹竽伙伴缺少批评、监管、帮助的精神,竟让南郭蒙混度日。
第二、多层次。人们熟悉世界时循序渐进的,人的思维也是分各种层次的,每一层次都有它有着的理由和必要性。教学提问应捉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层层设问,让学生能加深对课文的解释。例如:对《陌上桑》中罗敷形象的浅析可这样设问:1、罗敷“二十不足,十五颇有余。”如此年轻,怎么嫁给了一位40岁的男人?是不是攀附权贵?2、诗的结尾以罗敷的叙述作结,带有笑剧色彩。请想象一下罗敷、使君各自的神情?3、既然罗敷是一位采桑农妇,诗人为何极力刻画她的外貌和衣饰?4、众人(行者、少年、耕者、锄者)倾慕罗敷的美,少年为何脱下帽子观察罗敷?5、罗敷的美貌引得使君“五马立踯躅”,这和众人为罗敷的美所倾倒差未几,无可厚非。这样熟悉对吗?通过多层次的设问,使学生在讨论不足的同时,对罗敷的形象有较全面的熟悉。

三、迁移式设问

即通过提问将课文的内容迁移、引申到广阔的生活,使学生产生感悟、共鸣、联想,以而产生新的求知欲。
例如:在学习《爱莲说》后,教师问:在你的生活中有君子吗?作者赞美莲的品质有什么现实作用?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孔繁森、焦裕禄等,廉洁奉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至公无私,是君子。身边的同学不受环境的影响,努力学习也是君子。莲的品质迁移到学生身上,学生熟悉到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一定对自己的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有好处,当环境对你产生负面影响时,要学会保持洁身自好,像莲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学生纷纷答到,要阔别游戏机,阔别毒品,拒绝不良上网,不交坏朋友等。既练习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使学生的思想熟悉得到了升华。

四、想象式设问

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革新教学论文性思维。例如:讲杜甫的《登高》中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可设计提问:“谁能结合作者的生活处境,想象一下,一生奔波的杜甫面对纷纷而下的落叶和滚滚而去的江水会有什么样的表情、言行和心理活动?”这是一种似联想、再造性联想提问,能使学生更深切地理解杜甫全诗所体现出的那种艰难潦倒之苦,孤寂悲凉之处境,体味到诗人那种欲哭无泪、欲喊无声的悲凉之情。

五、示范性设问

即教师在提问时对学生的思索带有示范性。例如:学习《梅岭三章》可进行这样的拓展练习。
教师:如今,自由之花、幸福之花已开遍神州大地。假如采摘一朵送给敬爱的元帅,我想送给元帅最高洁的荷花,我想对元帅说——滚滚硝烟遮不住您的威严,密密弹雨冲不走您的豪迈,您,轻松一样笔挺,您,荷花一样高洁,戎马干戈,书生意气,您,民族的骄傲,您留给我们永远的记忆。
教师:同学们,此时,你想给元帅送什么花,说什么话?
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就有话可说了。
学生:我想送梅花。梅花在冬天盛开,就像元帅在那样危险的情况下依然想着国家。我想对元帅说:元帅,你的精神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您那不怕危险的精神之烛永远照亮我的心,我们会永远记住您。
学生:我想送给元帅牡丹,它是最美的花。我想告诉元帅:请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您对我们的期望,努力学习,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样的设问,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既练习了学生口头作文的能力,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同时还是一次思想感情的洗礼。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