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开放式课堂教学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16 点赞:5935 浏览:210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开放的语文课堂不是狭隘作用上的“自由市场”,而是一种同等对话与交流的课堂,即所谓的蹲下身子听学生的心声。要求教师把自己的“讲”变成学生的“讲”,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的“我口说我心”。满堂讲或满堂问仅仅是教师的单边活动,是以教师的口代替学生的口和脑,达不到培养学生发现与创造能力的目的。

一、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的必然性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存活的世界,正逐渐朝着人类活动无边界、信息化、数字化的走势进展。“知识经济”越来越为很多国家接受。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强弱完全取决于教育的进展。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很多发达国家大力革新教学论文和进展教育,我国也是如此。在介入这样的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作为进展中国家的中国,更需要具有开放、竞争、合作、革新教学论文等意识的人才,而培养这样的人才的重任不能再由传统的教书匠来担当,必须由专家型、科研型的教师来承担。小学语文教育正处于教育中的重要基础地位。构建新型的、开放的语文课堂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是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需要。当今,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战鼓已经重重地擂响,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帷幕已经拉开。课程革新教学论文不再“半抱琵琶犹遮面”,它直面广大教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向我们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革新教学论文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进展。”它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个一线的语文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只有和时代同呼吸,才能跟上社会的进展脚步。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是教师和学生进展的需要。传统的语文课堂充斥着师道尊严,教师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威,为学生安排一切学习内容,自身满足于已有的水平,因循守旧。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一味满堂灌,忽视对学生的启发,根本不考虑学生学懂了多少,更谈不上革新教学论文。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才可能具备灵活的驾驭能力,这无疑会推动教学论文教师的进展。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也为学生的进展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空间。

二、开放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布满活力

(一)开放空间,开发资源。

语文学习的内容不仅仅限于课本,它更多的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必须冲破传统课堂这个封闭、狭小的圈子,根植于生活这片沃土,将语文学习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语文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语文。语文学习应当充分利用好课程资源即课本,并且引进相关的课程资源,比如《中国卫星飞太空》一课,主要回顾了我国30多年来在航天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一系列巨大成就,着重描写了1970年五一节晚上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飞越北京上空时群情沸腾、激动人心的场面。但由于学生对人造卫星的知识和我国航天技术的成就知之甚少,而课文第4自然段的先容又非常概括。教学时,可结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天,并顺利返回地球的有关录相,拉近学生与课文的间隔,让学生带着对航天知识的浓厚兴趣转入对课文的学习。如《刘胡兰》一课,由于学生所处的年代与之相差甚远,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无法感受当时的情境。教学时,教师可播放有关刘胡兰英勇就义的电影片断,让学生感受情境,以而激发学生对敌人的憎恨,对刘胡兰的敬佩。另外,还可以利用各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新闻、历史故事、中外名著、标语、招牌等,这些都是鲜活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离学生的生活那么近,因此,把儿童的生活世界作为一个隐性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地学习,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更轻易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主体。生活处处皆课堂。当前大力提倡的综合实践活动,也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锻炼,提高各项技能和本领。我们可以把语文课堂设在书店,让学生获取更多更使他们感兴趣的信息;可以带着学生走向市场,让学生去购买或倾销某一样物品,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把课堂搬进法庭,让学生真切感受控辩双方的唇舌剑;可以带着学生去做实地考察,了解家乡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教学论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教师只要想教,随时都可以教;教师只要愿教,随地都是课堂;教师只要会教,随处都有教材。生活即是语文,语文是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只要积极地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将语文教学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语文教学必将面目一新,发挥更为强大的功能。我们的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教学中,也必将受益匪浅,获益终身。
在社会生活出色纷呈的今天,语文教学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可谓琳琅满目,数不胜数。语文教学除扎扎实实抓好每一堂课的教学,还应把关注的视角引向课外,充分利用好各种教学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欣赏、品味、感悟,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那些流传千古的诗歌、词文,更要带领学生抑扬抑扬地去朗读、背诵,提高对语言的感悟力,欣赏人类文化的精华,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不定期地举办阅读交流、诗文背诵,来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激发阅读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拓宽阅读层面,文学类作品要读,天文、地理、人文、历史、各种各样的科普作品也要读。阅读的范围广了,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就会加强,阅读的兴趣就日趋浓厚,语文能力、学习能力也会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提高。

(二)开放内容,回归生活。

以内容设计上说,要回归儿童的生活。“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实际上语文课文中的内容所反映的无非是自然中或社会中的人文内容,因此学习课文时不能孤立地处理课文内容,必须尽量把自然中、社会中的人文性内容引入课堂中来,尽量联系生活实际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这可以通过实物或表述、图片、录像、课件等再现自然或社会内容,或通过引导学生表情朗读、联想、想象、表达、表演等体现课文情境。一直以来,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捉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让孩子感受开放的内容,还应该与其它学科融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策略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如教学《家》一课时,感受诗的第二句“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包含的意思,是理解诗句的难点。为了突破此难点,我进行了如下设计:昨天老师已经布置小朋友回去画自己的家了,谁来先容一下你的家?(生上台实物投影下先容)实在呀,我们小朋友也有一个共同的家,它的名字叫——中国。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