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

更新时间:2024-03-03 点赞:4086 浏览:1103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给我们提出的衡量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是否科学、是否公道的标准是:(1)是否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在教学中是否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策略的综合);(3)是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4)是否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革新教学论文能力的联系,即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创造性的联系;(5)是否遵循学生的身心进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对策,即要遵循进展性原理,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识字、写字、学汉语拼音,理解字、词、句、段的意思,及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进行综合性学习。依据这一标准,笔者以为阅读教学应留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掌握语文知识和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不足的能力,并重点培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运用的能力,“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索,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我觉得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留意以下一些:

一、让阅读教学注入活力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但我们也要充分运用课外的学习资源,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门,走向社会,贴近自然,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语文、长才干、学做人。例如教学《海底世界》这一课时,教师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上网去查阅有关海洋的知识,让学生通过上网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解决课文中的疑惑。再让学生在班上把上网后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汇报,各小组互相交流、讨论。学生不但掌握了课文的内容,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对海洋知识的浓厚兴趣,课外教师还让学生组织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再上网或到图书室借阅课外书,进一步让学生去熟悉、探讨海洋的奥秘。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文内涵

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人文学科的价值就在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因此在教学中要留意渗透人文因素。如教学《看电视》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在熟读感悟以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家看电视是谁让着谁,并说说你们的长辈怎样让着你,你想在以后看电视时怎么做……学生们畅所欲言,纷纷说出各自的长辈是如何让自己看喜欢的电视节目,将来要如何去让着长辈看他们喜欢的节目。教师听后感到很兴奋,及时地加以肯定和表扬,并对学生提出期望,希望同学们长大以后能够真正懂得去孝敬父母。在教学中让学生懂得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懂得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

1.读出情。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是读。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要反复诵读。如古人所说:“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泪落,脉脉欲诉。斯时不知古人为我,我为古人,但觉神人文,文人心,永不失矣。”要加强读的指导,该读出画面时读出画面,该读出情感时读出情感,该读出见解时读出见解,该读出策略时读出策略……让学生边读边想、画、批、注,是阅读最基本、最重要的策略。读书要以整体人手,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品出味。即品味富有体现力的语言,怎么丰富、怎么优美、怎么生动、怎么形象、怎么有特点、怎么有魅力,要有感觉、有心得。譬如,同是幽默,老舍有老舍的幽默(《猫》),鲁迅有鲁迅的幽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谈碰壁”),丰子恺有丰子恺的幽默(《白鹅》)。在品味语言中,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3.悟出效。即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味词句的表达效果。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不少词句都形象传神.如“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夏天……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早晨……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4.习得法。包括作者的表达策略:遣词造句的策略,常用句式、构段的策略;叙述、说明的策略;也包括学生学习的策略:读书的策略,理解词句的策略等。
5.激活思。即激活思维,进展思维。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课堂布满思维的张力。既要有个人的静思默想,又要有同学之间的思维的碰撞;既要进展形象思维(读文章,想画面),培养想象力,又要进展革新教学论文思维(在不误读的条件下,鼓励个性化乃至创造性解读),培养创造力,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读、思、议,不仅要展开师生之间的对话,而且要组织好、引导好师生之间的对话。要围绕有价值的不足,捉住交流中的闪光点、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进行思维碰撞,展开真实的对话、交流,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语习文的舞台,成为老师培育和绽放革新教学论文思维之花的沃土。
四、要捉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正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二是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
正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条件。要以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第一步,教师要作为一般读者去赏读,投入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第二步,以学生的视角,思索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步,以教师教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策略和对策。
进行教学设计,首要的是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两个因素必须考虑:一个是课标的要求,特别是课标规定的阶段目标,不可越位,也不可不到位。另一个因素是学生的学习水平,学生已有的知识、熟悉和学习能力。在“理解内容”方面,教师轻易低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文本的思想内容,学生往往已经理解了,甚至发表了精当的见解,老师还不断地问,学生只好强打起精神答,磨来磨去,效率不高,更重要的是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产生厌烦的情绪。我们应当牢记奥斯贝尔的这句话:“假如把全部教育学、心理学归结为一句话的话,那就是我们的儿童已经知道了什么。”课前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已知、已会了哪些,找准最近进展区,十分重要。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探求未知。
笔者期望,教师能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策略,达到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进展”的教学理想,真正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