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应该适当学科渗透

更新时间:2024-02-09 点赞:11058 浏览:4578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语文阅读教学该不该进行学科渗透

2010年3月12日,在《故乡》的授课过程中,我提问有关“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时间,全班支支吾吾,令我吃惊;再问“辛亥革命与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又有何联系?”时,全班更是鸦雀无声,令我心酸。于是我领学生开始史海钩沉:“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而七十五年前的今天,孙中山逝世。忘了孙中山的忌日事小,忘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可就事大了!”
《故乡》所折射的是辛亥革命爆发前后的旧中国。正是那个动荡不安、变革反复的旧社会,才诱导了千千万万闰土、杨二嫂们悲惨命运的发生。假如对于辛亥革命历史陌生甚至漠视,那么这将严重影响到我们对于《故乡》人物性格、文章主旨等教学重难点的正确突破和深刻理解。
任何文学作品都不同程度地打上了特定的历史烙印,《故乡》也不例外。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善用“历史”这把钥匙,去打开尘封已久的文学记忆。唯有走进历史,走进作者,走进作品,我们才能真正触摸到文学的真谛!
因此,我以为语文阅读教学应进行适当的教学渗透!

二、语文阅读教学为什么要进行学科渗透

我无法想象连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近代中国耻辱史都不熟悉,还能将《给巴特勒的一封信》《废墟的召唤》等作品理解透彻;我无法想象连台湾海峡两岸50多年的政治联系一窍不通,还能对《致蒋经国先生的信》《乡愁》等作品深刻领会;我也无法想象在缺乏心理学、哲学、生物学、地理学等学科知识下,还能将诸如《小男孩》《论语》《南州六月荔枝丹》《三峡》等作品解读得十分正确到位…...
此外,还有很多客观理由也足以说明我们语文阅读教学要进行学科渗透的必要性:
第一,“文史哲不分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构成我们的语文学习生活。文学作品里除了语文学科成分居多,其他学科成分也混合在内,它们犹如食品的营养成分,对于我们都是不可或缺的。
第二,“政论文”、“历史小说”、“游记散文”、“生物科普小品”、“影视剧本”等文学体裁,它们本身的名称不也很好地说明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兼容并蓄吗?
第三,现实生活中的所有学科本来就是融为一体的,不可随意分割。“大语文”概念的提出,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如同鱼与水的联系一样紧密相连,而生活是所有学科相互渗透的“大熔炉”,因此“大语文”概念也就承载着语文多元化开放、跨学科渗透的时代新特性。
总之,我个人以为不能简单回避甚至剔除语文阅读教学中相关的历史、政治、生物、地理等等其他学科成分,而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拓展延伸这些貌似可有可无的“知识点”,由于它们往往能够为我们正确解读文学作品提供独特的“门路”。

三、语文阅读教学要怎么样进行学科渗透

现结合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三大文体的阅读教学为例来浅谈这一不足。一般而言,记叙文以情动人、议论文以理服人、说明文以知授人,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紧扣文体特点(即“情”“理”“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科渗透。
例如《白杨礼赞》,它以托“物”言“志”的形式来表达文章主旨(即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试想,假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去把握白杨树这一“笔挺”的植物特性,那么它的象征作用也就谈不上什么作用了。同样《石榴》《海燕》《白鹅》等状物类散文,假如我们对于所描写的生物对象早已熟悉,那么品读起这类文章来,会我们不亦快哉;反之,则令人不堪卒读。由此可见,生物学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于文学作品里。
又比如《给巴特勒的信》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诸如“巴特勒”“维多利亚女王”“拿破仑天子”“伏尔泰”“额尔金”“雨果”等),假如我们不能逐一熟知他们的话,对于圆明园乃至近代中国的耻辱史将造成记忆残缺,而本文所蕴含的历史反思等更为深层次的思想感情将难以触及;此外,本文所涉及到的名胜古迹(诸如“希腊巴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假如我们不能逐一熟知这些世界文化遗产的崇高地位,那么我们对于“世界第八大奇迹”——圆明园的崇高价值将无法定位,将无法深刻领会雨果强烈谴责英法侵略者野蛮卑劣的强盗行径的良苦专心,更难以激发起我们满腔的爱国热忱。正由于有了历史、地理等学科恰到好处的渗透,我们才能得以重温那段不堪回首的耻辱史,才能深知以史为鉴复兴民族的重要量。
总之,我正尝试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秉持“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来进行学科渗透(即坚持以“语文学科”为主,以灵活整合“多种学科”为语文阅读教学服务为辅的“大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尽力避免陷入狭隘的学科主义思想误区里,同时提倡“泛学科教学”,构建“和谐学科”,以便处理好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联系。

四、语文阅读教学要如何掌控学科渗透的时间

对于其他学科知识在语文课堂的渗透时间应该多久,对此,我个人以为它是由学生对于文章主旨等教学重难点掌握深浅程度来决定的,我们不能单纯以它(们)可能或已经占用课堂时间比重过多而轻易压缩。比如本人在教授《给巴特勒的信》一文时,播放纪录片《圆明园》整整两节课,观影之后,再读课文,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由起初对作品的陌生感隔阂感转化为如今对作品的亲切感熟悉感。这一“生”一“熟”的华丽转变,难道不是学科渗透的神奇魔力所致的吗?
反观之前学生对于“辛亥革命”的陌生,直接导致《故乡》文章主旨未能快速掌握,无法品悟鲁迅先生一脉相承的犀利文风,更无法了解这位“民族脊梁”的良苦专心,等等!这是何等的令人遗憾,何等的令人担忧!
综上所述,想法想法地为文学作品阅读渗透相关的学科知识,让学生拨开层层云雾去作品的真面目,这样我们不仅看得更清,而且读得更透!这难道不就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所要苦苦追寻的效果吗?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