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系统下语文课“ 介入—进展”教学方式探 讨

更新时间:2024-03-30 点赞:6321 浏览:1769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育的终纵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所探讨的“介入—发展”教学模式,就体现了这一理念。其中的“介入”是指学生自身进行的有教师指导或组织的目标学习活动,它贯串|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发展”是指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合作、交往、创新等要素。只有“介入”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主动的“介入”,“介入”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发展”。论文主要包括六部分:一、“介入—发展”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二、“介入—发展”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三、“介入—发展”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四、“介入—发展”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施;五、“介入—发展”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主体介入的教学策略;六、“介入—发展”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第一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介入—发展”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在介入中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在介入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介入中完善学生人格,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第二部分阐述了“介入—发展”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介入—发展”教学模式在理念上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首先,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等基本理念。其次,体现了建构主义主张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的理论。再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另外,“介入—发展”教学模式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从“目中无人”的教育转到“人的教育”上来,其目的是实现“培养学生的介入意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介入—发展”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在实施这一模式的教学中应把握的教学原则主要包括:要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体现语文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重视语文教学过程的天生|教育论文网|性等。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介入—发展”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施。主要阐述了学生介入的具体方式,包括讲课、评教、语文活动课、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考试命题、创建语文教学资源库、学分评定等。本部分内容是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后积累的一些经验和看法。在教学中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和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第五部分主要阐述了“介入—发展”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结合语文学科的内容和教学过程的特点,尝试性地提出了创设“心里安全”氛围、提高自我效能感、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设置开放性作业,给与充分的思考交流时间、尊重丰富多彩的介入结果等策略。第六部分主要阐述了“介入—发展”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由于该模式正确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主动介入语文学习已变成大多学生的内在需要,学生的语文成绩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和谐、主动地发展,为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论文在上述论述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希望能更好的解决语文教学中实施“介入—发展”教学模式的有关问题,这些看法与探索希望能对中学语文教学有一点启示,帮助语文教师在圆满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21世纪的语文教师,应该把眼光放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尽一份自己的责任。【关键词】:新课标体系语文课“介入—发展”教学模式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6-9英文摘要9-13引言13-16一、“介入—发展”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16-19(一)在介入中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语文能力的发展16(二)在介入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16-17(三)在介入中完善学生人格,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17-19二、“介入—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19-24(一)新课程基本理念19-20(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0-21(三)全面发展教育论21-22(四)人本主义理论22-24三、“介入—发展”教学模式的原则24-31(一)循序渐进原则24-25(二)趣味性原则25(三)开放性原则25-26(四)主动性原则26-27(五)差异性原则27-28(六)天生|教育论文网|性原则28-31四、“介入—发展”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施31-55(一)学生介入讲课31-34(二)学生介入评课34-36(三)学生介入语文活动课36-41(四)学生介入口语交际41-44(五)学生介入综合性学习44-49(六)学生介入考试命题49-50(七)学生介入创建语文教学资源库50-53(八)学生介入学分评定53-55五、促进学生主体介入的教学策略55-65(一)创设“心理安全”氛围,天生|教育论文网|学生主体介入的意识55-57(二)提高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主动介入的信心57-58(三)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增强学生主体介入的积极性58-61(四)设计开放性作业,拓宽学生介入的渠道61-62(五)给与充分的思考、交流时间,提供学生介入的机会62-63(六)重视过程,尊重丰富多彩的介入结果63-65六、“介入—发展”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65-68(一)学生养成了积极介入的意识和习惯65-66(二)学生课业负担减轻、自主性增强66(三)学生能力有所发展、考试成绩提高66(四)促进了教师的长大66-67(五)家长满足度和支持率提高67-68结语68-70注释70-72参考文献72-75致谢75-76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